- 2011-10-21 01:36
- 工商時報
- 應德煇
對於推動台灣CDS市場,個人有一些建議。
由中華信評授評等級為twAA-的台塑公司債,與twAAA的台電公司債,2檔相差了3個級別(notches)
(twAA, twAA+, twAAA),但台灣發行市場卻只給予年化4個基本點(bps)的價差 (1.34% vs.
1.30%),顯然機構投資人對風險的考量不足,忽略了報酬與風險的平衡。這是一般投資人的通病,然而台灣的機構投資人,竟然也犯了這個大忌。充分代表市
場的資金氾濫,機構投資人爭食這個雞肋,其實是非常無奈的。此現象顯示,本地市場亟需一個公正機構來推動CDS,借助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交易出一個透明的
價格,將公平的「信用價值」還給市場和投資人,此其一也。
其次,長期信評在twAA-等級以下的債券檔次,在目前的台灣市場無法讓投資人放心出手購入,導致難以順利發行;其實在發達國家「非投資等級」的 公司債(信評在BBB以下), 過去稱為垃圾債券,現在美其名為高收益債券,為了吸引投資人,往往將發行利率訂的比較高,投資人會因自身投資目標(報酬與風險)的考量,選擇買或不買。
如果台灣資本市場有一個比較透明的標竿(benchmark)以及活絡的CDS市場,投資機構可以買入信評為twBBB等級的債券以追求高報酬, 必要時為了降低風險,也可針對該發行標的買一個保險(CDS),以降低其持有風險,
那麼今後發行twA-乃至twBBB信評等級的公司債,因為利率明顯高於twAA-,同時市場有「公允價值」可以參考,投資機構可能會評估風險,比較大膽 的追求較高的報酬。
到底什麼是CDS?又是如何交易的呢?CDS英文全名是credit default swap,中文為「信用違約交換」,是一種信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是一種很簡單的金融商品,不幸在2008年金融風暴期間,因為AIG賣了很多滿目琳 瑯、且被雷曼兄弟巧妙包裝CMO、CDO等的CDS,在美國地產一夕崩盤下,不但拖垮雷曼,AIG也慘遭滅頂,造成CDS被汙名化,迄今一般人仍對它有所 誤解。
今年以來的歐債問題,全球投資大咖時時都在關注「主權債券」CDS的變化,一時之間大家對CDS都能琅琅上口,在此氛圍下,有助於國人了解 CDS,將是國內金融市場開始推動台灣「個股CDS(single name CDS)」(有別於那些讓大家看不懂的CMO、CDO的CDS) 的大好時機,也借此機會正本清源,還CDS一個公道。 「個股CDS」簡單的說,就是台塑、台積電、裕隆、友達等上市公司的CDS。
以「友達CDS」為例,就是友達公司1年信用風險的市場價格〔=友達公司債市場報價與無風險債券(國庫券)的價差(spread)〕,假使市場報 價為100 點(bps),也就是說CDS買方(友達公司債持有者或放款給友達的銀行)花100bps (乘以本金[notional principal]), 就可以將友達1年內的違約風險加以切割(違約風險由CDS賣方承擔),這也就是買保險的觀念。如果一家機構法人對友達的信用非常了解(也許是友達的下游廠 商如:SONY、TCL),經研判認為友達1年內的信用不會有違約問題,該機構法人就會去賣1個友達的CDS,賺取年化100bps的無本利潤,CDS的 交易就成立了。
建立台灣活絡的CDS市場,也是間接助於推動IFRS金融資產的評價,及爾後發展CDS指數,讓一般人都能參予投資,成為市場認同的投資標的(asset cla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