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1-09 00:56
- 工商時報
- 應德煇前道瓊德勵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 (2013 Level
III CFA candidate)
有人的地方就可能發生舞弊行為,更遑論每天在股海裡翻騰的基金經理
人。再好的內控與監督機制,也會被勾結(collusion)的內賊所瓦解,再嚴謹的金檢與外部稽核,也會被利慾薰心的經理人所突破。正本清源,重「心」
做起。經理人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判斷、投資決策、乃至客戶至上的信託責任(fiduciary duty),才是保障投資人權益的底線,也是經理人與經理公司的共業。
為了維護投資大眾對投信投顧業的信心,經理人的不當行為(misconduct)所造成投資人的損失,經理公司理應概括承受。『安泰代操事件』對 國內投信投顧業所造成的震撼,應該僅次於2005年李賢源教授(時任金管會委員)成功地解決債券型基金(結構債)流動性的問題,當時業者為此付出60億台 幣的代價,但也化解了一場潛在的台式金融風暴。
然而『安泰代操事件』殃及900多萬無辜勞工的權益,所涉之廣卻是前所未有的。有鑑於此,我們絕對不能輕忽『安泰代操事件』對投信投顧業整體信譽的殺傷力。
本次事件再一次地突顯了經理人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素養的重要。一個謝青良就可以把數10年來,自1997年群益投信葉志勇事件後,投信投顧業好不容 易建立的專業形象給毀諸一旦。筆者不禁要問,一個代操百億的經理人,可以不必像律師、醫師或會計師需要專業證照來執行業務,這應是問題的癥結。
國際金融專業證照如CFA® 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designation),須經過3級的嚴格考試,最快也得苦讀3年才能過關,因此CFA持狀人(charter holder)莫不以獲此殊銜為榮;持狀人加入(美國)CFA協會後,雖享有全球金融業的最高榮譽,但是也得隨時接受委託人、同儕、市場、媒體、協會(紀 律委員會)、主管單位等的層層監督,持狀人莫不戒慎恐懼,咸以最專業的態度與素養來從事金融相關業務與金融操作。
四大基金在挑選基金經理人時,質與量應同時並重;質的部分:經理人與經理公司的素質、經理公司的投資理念、決策過程、以及研報的優勢等;量的部
分:與標竿、同行的績效比較、投資風格以及投組價值的評量。基金經理人過去操盤的績效固然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過去傲人的績效並不是未來獲利的保證。 「證」本清源,重「心」做起,基金經理人擁有金融專業證照應是基本門檻。反之,若操盤偌大的基金無需專業證照,經理人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道德風險自然加
大。
筆者拙見:主動式管理四大基金的經理人應該具備以下專業證照:CFA®特 許金融分析師或國內證券、期貨分析師雙證照的持狀人。雖然上述專業證照並 非杜絕經理人不當行為的萬靈丹,但是起碼可以運用專業協、公會的外在約束力,以及高標的道德規範(code of ethics)與專業行為準則(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永續提升基金經理人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乃至榮譽感,以維護投資大眾及金融業對基金經理人的信任與高度期許。畢竟「全權委託投資」
(俗稱代客操作)不但需要金融專業也是信用事業,若一旦投資人對經理人、經理公司失去了信心,這個行業也就土崩瓦解,更妄談建構台灣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 心」的美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