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本公司產品(越南股市報價系統)之初,煇哥為瞭解坊間各種財經媒體的影響力,乃便宜行事,運用手上數百位證劵分析師名錄(下詳述),於2008年7月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財經媒體調研,邀請證劵分析師們寫出5份每天最常閱讀的證劵刊物。以一個不了解越南媒體生態的外國人來說,這場調研,是最方便且最有效地認識越南主流財經媒體的方法,而且能免費取得公正客觀的專業評價。經過兩星期的線上調研,結果出爐,專業分析師們的首選分別是Dau Tu日報和DTCK周刊這兩份刊物。後應煇哥的要求,阮英俊博士也欣然同意,將此調研結果分別刊登在2008年8月6日的 DTCK周刊以及8月8日的 Dau Tu日報這兩份越文媒體,刊出後也得到市場廣大的迴響。由於這次成功的出擊,沒多久8月29日DTCK周刊就作了一輯煇哥專訪—談台灣精誠資訊能為越南劵商及投資人提供何種金融即時資訊服務(越文版標題[附錄二]。爾後又有日文版[附錄二之一]與韓文版[版附錄二之二]的轉載)。當時越南股市報價系統預計於2008年9月推出試用版,這專訪是何等的重要與及時啊!更重要的是,沒花一毛廣告費!煇哥從此就與VIR集團,結下不解之緣,也與阮英俊博士成為好友。往後煇哥在越南期間,以這兩個刊物為跳板,輾轉地開拓了將近80位媒體記者網絡。緣此煇哥與越南媒體、記者朋友,建立了相當深厚的友誼,這些都沒花什麼錢,確實是因為煇哥真誠以待,廣結善緣加上專業知識而促成的。以下舉一些專訪的實例,很多專訪與新聞稿的發佈,都是煇哥媒體朋友們的情義相挺,免費刊登的啦。
·
2008年9月2日—證劵投資周刊[Dau Tu Chung Khoan SO 104(576)] 專訪煇哥對美國雷曼兄弟破產的看法(越文[附錄三])。
·
2008年9月22日—Viet Nam News(專訪談市場資訊對投資者的重要性[附錄四])。
·
2008年10月13日~19日—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VIR) (台灣精誠資訊如何扮演好資訊提供者的角色[附錄五])。
·
2008年11月24日~30日—VIR(越南須建立有效率的貨幣市場[附錄六])。
·
2008年11月28日—Lao Dong(勞動日報)(推動越南債劵市場,英文版標題[附錄七]及英文版全文[附錄七之一])。
·
2008年11月28日—Lao Dong(勞動日報)(推動越南債劵市場,越文版[附錄七之二])。
·
2008年12月1日—VIR(因應金融風暴投資人多應多注意債劵投資)。
·
2008年12月26日—Viet Nam News(煇哥向讀者問好祝大家新年快樂[附錄九])。
·
2009年1月12日—Viet Nam News(煇哥投書建議證劵商須提供優質服務給它的客戶[附錄十])。
·
2009年4月13日~19日—VIR(越南證劵市場的觀察與我見)。
·
2009年4月22日—證劵投資周刊(Dau Tu Chung Khoan)(煇哥投書建議越南應該發展ETF市場,越文版[附錄十一]及英文版原文[附錄十一之一])。四個月後,2009年8月11日越南第一支ETF—Market
Vectors Vietnam(VNM)於胡志明交易所掛牌交易。
·
2009年4月27日~5月3日—證劵投資報(Dau Tu Chung Khoan) (煇哥投書分析投資人須注意上市公司九大陷阱[越語版][附錄十二])。
總而言之,基本上越南人是很崇洋的(台灣何嘗不是?),因此外國專家常常是被訪問諮詢的對象,尤其在金融方面。各位看倌如果想要在越南成為名嘴,或想利用媒體促銷自己或公司產品的話,起碼你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專業知識要夠夯(歐美專業證照在越南非常實用,CFA持狀人在越南金融市場就非常受歡迎),也就是需要超越當地的專家;
二、能說流暢的英語,感覺上比較專業。英語在越南是一般通用的語言,尤其在金融業。如果外國人用(生硬的)越語回答金融問題,感覺上專業程度打了折,這並非妄自菲薄,實在是因為越語難學,同時咱又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也不易打破越南這百年來崇拜歐美的刻板印象啊! 這是煇哥的體認,與大家分享。(下回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