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九) 作者:應德煇CFA


解約

 

完成上面這些步驟,並不代表這個婚一定結的成。雙方三步五時,各持己見,談判陷入僵局變成常態之後,煇哥此時也不得不向台灣討救兵,增強實力,協助談判,企圖突破僵局,繼續回到談判桌上完成任務。最後雙方還是因為無法在技術條款及智財權上互作讓步,導致談判終於破裂。這時談判從頭到尾,已花了將近8個月的時間,兵疲馬困,動能衰竭,無疾而終的結局已定;這次台越合資企業大計,雖然無法順利的衝回本壘,但煇哥還是得打起精神,收拾殘局,畫下完美的句點。這個階段也是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煇哥稱這為第四部曲:解約。

 

這次雖然沒有順利達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痛苦經驗確實是彌足珍貴的。尤其在論及婚嫁與商議解約的過程中,煇哥不但有總公司法務一路相挺,也有當地律師隨伺在側,總的來講過程還算順利。曾經有一家台灣知名證劵商曾在此地想併購當地的證劵公司,但是承辦人並沒委託當地律師幫忙看前顧後,所有法律條文及文件(越文版)都是自己打點,真是了不起,因此他的越語也進步神速。但這裡畢竟是外國,很多潛在風險不易掌控,煇哥還是建議,無論投資設廠、成立公司或合資併購,一定要找一位可以信賴的本地律師,就近請教或諮商,以降低風險。尤其是在談判的過程中,有越南籍律師在場,一則可以減輕談判的壓力,有個緩衝,一則可以精準的翻譯及了解對方的意思或意圖;當然好的律師收費也不貲喔。希望各位看倌,從煇哥此次失敗的案例中,能吸取一些寶貴的經驗。雖然合資案沒談成,但當時越南證劵市場仍具吸引力,公司決定成立辦事處自行開發產品,並指派煇哥鏖戰越南建立灘頭堡,這是後話。(下回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