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安平證劵與阿軍
煇哥與阿軍(Nguyen Hong Quan[下圖一])的結識,本來就是一個緣字,怎麼說呢?話說在2007年9月,經由合資夥伴CMC的引見,有天煇哥與來越支援的台灣同事到安平證劵(An Binh Securities;www.abs.vn)去做產品介紹。當天我們排在韓國廠商之後報告,由於是用英語介紹同事們都蠻緊張的。煇哥依稀記得本公司某主管曾歎息「我們應經常參加這種國際標案!(才能打亞洲盃)」。阿軍是當時安平證劵的營運長,但不到一年他就坐上了老總的大位。雖然最後安平證劵並沒選用我們的解決方案,由於煇哥勤跑客戶的關係,阿軍自然也成為我的越南摯友。阿軍當時約40出頭(他自己卻認為很老了!真是不可思議!),早期服務於政府機關,曾被越南某政府單位派到美國學習,後來覺得在政府部門混沒啥前途,阿軍於是仗著流利的英語與敏捷的思路,轉戰花旗銀行河內分行。阿軍自述服務花旗銀行的這段時間,是他人生的轉捩點。他不但厚植了專業基礎,也學習了花旗的美式管理與作風,同時與花旗同儕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早期越南花旗銀行的優秀幹部,現在不是成功的創業家,就是在越南各大金融機構榮任要職。許多劵商的創辦人或高級領導都來自花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VNDirect Securities創辦人阿香夫人(Madam Pham
Minh Huong[下圖二])與安平證劵前任老總阮懷英(Nguyen Hoai Anh[下圖三])。這種現象與「台灣小花幫」如出一轍。


(一)阿軍(Nguyen Hong Quan) 2015年4月與阿軍合影於河內
(二)阿香夫人(Madam Pham Minh Huong)(左)
(三)阮懷英(Nguyen Hoai Anh)(右)
花旗銀行在全球推出享譽業界的「MA儲備經理人才計畫」(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在台灣的確培育出許多金融菁英。40多年來,花旗銀行在台灣每年固定徵選台大、政大和海外MBA,假以時日再從中挑出未來的高階經理,包括花旗銀行前台灣區總經理陳子政、花旗(台灣)銀行前董事長利明獻(已轉任中國廣東發展銀行行長)、中信銀前總經理陳聖德、建華金前執行長盧正昕、高盛亞太前副董事長宋學仁及台灣大哥大前總經理張孝威等,當年都是當年花旗銀行MA出身。這是一支令人羨慕的精英網絡,在越南也遑不多讓。阿軍也正是這群越南花旗精英的佼佼者。煇哥搭上了阿軍網絡的順風車,也在越南證劵金融圈建立了可觀的人脈。2012年二月阿軍已被任命為TP Bank(www.tpb.vn)副執行長兼風控長,這是後話!
2008年的金融海嘯,越南金融界雖然沒有受到直接的傷害,但間接地由於外資抽腿,全球瀰漫著空頭氣息,重重地打醒了越南證劵業與散戶投資人的發財夢。尤其是證劵業者,海嘯前有很多越南人認為證劵業是一本萬利的行業,同時又可以幫大股東們跑內線、抬股價、坑散戶的發財捷徑(養套殺),因此紛紛籌資設立劵商,越南劵商家數一度曾超過100多家;但是好景不常,海嘯過後全球股市重挫,越股也不能倖免;爾後越南證管會明令禁止新設劵商,當時所有劵商幾乎都因自營部位過大,虧損連連,當年連越南龍頭劵商—西貢證劵(SSI[下圖一、二])也因自營嚴重虧損,2008年稅後盈餘劇減8成至越盾310億(僅約6200萬台幣),可想而知其他劵商的慘狀。2009年初,安平證劵也一改過去唯我獨尊的姿態,拋出願意尋求策略夥伴的風向球。煇哥自然義不容辭的幫老朋友跑跑腿;當時不只安平證劵,有許多中小劵商都紛紛在找資金或買主;此與2007年一張證劵開業執照就要價3百萬美金的霸氣,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此時台灣的劵商老闆們已不敢危機入市,早先非常積極前進越南的劵商,如:寶來、富邦、康和、兆豐等也都先後打退堂鼓了。(下回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