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二) 作者:應德煇哥CFA

7章.安平證劵與阿軍

煇哥阿軍(Nguyen Hong Quan[下圖一])的結識,本來就是一個緣字,怎麼說呢?話說在20079月,經由合資夥伴CMC的引見,有天煇哥與來越支援的台灣同事到安平證劵(An Binh Securitieswww.abs.vn)去做產品介紹。當天我們排在韓國廠商之後報告,由於是用英語介紹同事們都蠻緊張的。煇哥依稀記得本公司某主管曾歎息「我們應經常參加這種國際標案!(才能打亞洲盃)」。阿軍是當時安平證劵的營運長,但不到一年他就坐上了老總的大位。雖然最後安平證劵並沒選用我們的解決方案,由於煇哥勤跑客戶的關係,阿軍自然也成為我的越南摯友。阿軍當時約40出頭(他自己卻認為很老了!真是不可思議!),早期服務於政府機關,曾被越南某政府單位派到美國學習,後來覺得在政府部門混沒啥前途,阿軍於是仗著流利的英語與敏捷的思路,轉戰花旗銀行河內分行。阿軍自述服務花旗銀行的這段時間,是他人生的轉捩點。他不但厚植了專業基礎,也學習了花旗的美式管理與作風,同時與花旗同儕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早期越南花旗銀行的優秀幹部,現在不是成功的創業家,就是在越南各大金融機構榮任要職。許多劵商的創辦人或高級領導都來自花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VNDirect Securities創辦人阿香夫人(Madam Pham Minh Huong[下圖二])與安平證劵前任老總阮懷英(Nguyen Hoai Anh[下圖三])。這種現象與「台灣小花幫」如出一轍。

http://tinnhanhchungkhoan.vn/Uploaded/NgocTuanz/2014_11_03/42_ZCEQ.jpg?width=660https://scontent-sin.xx.fbcdn.net/hphotos-xta1/v/t1.0-9/11108943_10206435516756559_2329022102048401983_n.jpg?oh=cc7e2cff669a51dedefbda03eb970c31&oe=55B79D82
()阿軍(Nguyen Hong Quan)  20154月與阿軍合影於河內
https://encrypted-tbn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vsTNUA1LzR-u0F_BSt65tr31bvJhy5EJcDsIJLFLUQjh8_Bh2https://media.licdn.com/media/p/6/005/0ab/10e/1ae29e1.jpg 
()阿香夫人(Madam Pham Minh Huong)()
()阮懷英(Nguyen Hoai Anh)()


花旗銀行在全球推出享譽業界的「MA儲備經理人才計畫」(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在台灣的確培育出許多金融菁英。40多年來,花旗銀行在台灣每年固定徵選台大、政大和海外MBA,假以時日再從中挑出未來的高階經理,包括花旗銀行前台灣區總經理陳子政、花旗(台灣)銀行前董事長利明獻(已轉任中國廣東發展銀行行長)、中信銀前總經理陳聖德、建華金前執行長盧正昕、高盛亞太前副董事長宋學仁及台灣大哥大前總經理張孝威等,當年都是當年花旗銀行MA出身。這是一支令人羨慕的精英網絡,在越南也遑不多讓。阿軍也正是這群越南花旗精英的佼佼者。煇哥搭上了阿軍網絡的順風車,也在越南證劵金融圈建立了可觀的人脈。2012年二月阿軍已被任命為TP Bank(www.tpb.vn)副執行長兼風控長,這是後話!  

2008年的金融海嘯,越南金融界雖然沒有受到直接的傷害,但間接地由於外資抽腿,全球瀰漫著空頭氣息,重重地打醒了越南證劵業與散戶投資人的發財夢。尤其是證劵業者,海嘯前有很多越南人認為證劵業是一本萬利的行業,同時又可以幫大股東們跑內線、抬股價、坑散戶的發財捷徑(養套殺),因此紛紛籌資設立劵商,越南劵商家數一度曾超過100多家;但是好景不常,海嘯過後全球股市重挫,越股也不能倖免;爾後越南證管會明令禁止新設劵商,當時所有劵商幾乎都因自營部位過大,虧損連連,當年連越南龍頭劵商西貢證劵(SSI[下圖一、二])也因自營嚴重虧損,2008年稅後盈餘劇減8成至越盾310(僅約6200萬台幣),可想而知其他劵商的慘狀。2009年初,安平證劵也一改過去唯我獨尊的姿態,拋出願意尋求策略夥伴的風向球。煇哥自然義不容辭的幫老朋友跑跑腿;當時不只安平證劵,有許多中小劵商都紛紛在找資金或買主;此與2007年一張證劵開業執照就要價3百萬美金的霸氣,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此時台灣的劵商老闆們已不敢危機入市,早先非常積極前進越南的劵商,如:寶來、富邦、康和、兆豐等也都先後打退堂鼓了。(下回待續)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ㄧ) 作者:應德煇CFA

在建立本公司產品(越南股市報價系統)之初,煇哥為瞭解坊間各種財經媒體的影響力,乃便宜行事,運用手上數百位證劵分析師名錄(下詳述),於20087月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財經媒體調研,邀請證劵分析師們寫出5份每天最常閱讀的證劵刊物。以一個不了解越南媒體生態的外國人來說,這場調研,是最方便且最有效地認識越南主流財經媒體的方法,而且能免費取得公正客觀的專業評價。經過兩星期的線上調研,結果出爐,專業分析師們的首選分別是Dau Tu日報和DTCK周刊這兩份刊物。後應煇哥的要求,阮英俊博士也欣然同意,將此調研結果分別刊登在200886日的 DTCK周刊以及88日的 Dau Tu日報這兩份越文媒體,刊出後也得到市場廣大的迴響。由於這次成功的出擊,沒多久829DTCK周刊就作了一輯煇哥專訪談台灣精誠資訊能為越南劵商及投資人提供何種金融即時資訊服務(越文版標題[附錄二]。爾後又有日文版[附錄二之一]與韓文版[版附錄二之二]的轉載)。當時越南股市報價系統預計於20089月推出試用版,這專訪是何等的重要與及時啊!更重要的是,沒花一毛廣告費!煇哥從此就與VIR集團,結下不解之緣,也與阮英俊博士成為好友。往後煇哥在越南期間,以這兩個刊物為跳板,輾轉地開拓了將近80位媒體記者網絡。緣此煇哥與越南媒體、記者朋友,建立了相當深厚的友誼,這些都沒花什麼錢,確實是因為煇哥真誠以待,廣結善緣加上專業知識而促成的。以下舉一些專訪的實例,很多專訪與新聞稿的發佈,都是煇哥媒體朋友們的情義相挺,免費刊登的啦。

·        200892證劵投資周刊[Dau Tu Chung Khoan SO 104(576)] 專訪煇哥對美國雷曼兄弟破產的看法(越文[附錄三])
·        2008922—Viet Nam News(專訪談市場資訊對投資者的重要性[附錄四])
·        20081013~19—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VIR) (台灣精誠資訊如何扮演好資訊提供者的角色[附錄五])
·        20081124~30—VIR(越南須建立有效率的貨幣市場[附錄六])
·        20081128—Lao Dong(勞動日報)(推動越南債劵市場,英文版標題[附錄七]及英文版全文[附錄七之一])
·        20081128—Lao Dong(勞動日報)(推動越南債劵市場,越文版[附錄七之二])
·        2008121—VIR(因應金融風暴投資人多應多注意債劵投資)
·        20081226—Viet Nam News(煇哥向讀者問好祝大家新年快樂[附錄九])
·        2009112—Viet Nam News(煇哥投書建議證劵商須提供優質服務給它的客戶[附錄十])
·        2009413~19—VIR(越南證劵市場的觀察與我見)
·        2009422證劵投資周刊(Dau Tu Chung Khoan)(煇哥投書建議越南應該發展ETF市場,越文版[附錄十一]及英文版原文[附錄十一之一])。四個月後,2009811日越南第一支ETF—Market Vectors Vietnam(VNM)於胡志明交易所掛牌交易。
·        2009427~53證劵投資報(Dau Tu Chung Khoan) (煇哥投書分析投資人須注意上市公司九大陷阱[越語版][附錄十二])

總而言之,基本上越南人是很崇洋的(台灣何嘗不是?),因此外國專家常常是被訪問諮詢的對象,尤其在金融方面。各位看倌如果想要在越南成為名嘴,或想利用媒體促銷自己或公司產品的話,起碼你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專業知識要夠夯(歐美專業證照在越南非常實用,CFA持狀人在越南金融市場就非常受歡迎),也就是需要超越當地的專家;
二、能說流暢的英語,感覺上比較專業。英語在越南是一般通用的語言,尤其在金融業。如果外國人用(生硬的)越語回答金融問題,感覺上專業程度打了折,這並非妄自菲薄,實在是因為越語難學,同時咱又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也不易打破越南這百年來崇拜歐美的刻板印象啊! 這是煇哥的體認,與大家分享。(下回待續)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 作者:應德煇CFA

6.媒體另類接觸


煇哥第一次被越南電視媒體採訪是在2008年的2月,當時正在河內受邀參加當地華爾街證劵公司(Wall Street SecuritiesWSS www.wss.com.vn)的開幕儀式。煇哥是僅有的幾位外籍賓客之一,因此主辦人華爾街證劵公司總經理阿花(Pham Diem Hoa)女士,問我願不願意接受越南國家電視台VTV1的專訪;煇哥身為客人,哪有拒絕之理,因此欣然接受。當時越南股市正由2007年十月高檔1097點,回落至20082月中旬的800點左右,投資氣氛詭異,市場意見紛歧,於是記者問我,「此時我(外國人)對越南股市的看法?」煇哥面對轉播鏡頭,以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大意是說:高檔整理本是股市常態,投資人不必太介意等語),從此就邀約不斷,儼然是媒體寵兒(播出時仍以越語轉譯)。專訪電視台以VTV1 INFOTVVTC1等財經台為主;平面媒體則有:
1.   英語版的VNNews(Viet Nam News www.vietnamnews.vn類似中國官方英文媒體中國日報;China Daily)
2.   英語版的越南投資回顧周刊(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VIR www.vir.com.vn)
3.   越語版的投資報(Dau TuDT http://baodautu.vn/)
4.   證劵投資周刊(Dau Tu Chung KhaonDTCK http://tinnhanhchungkhoan.vn/dau-tu/)

越南投資回顧集團(VIR Group)隸屬越南官方的計劃投資部(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MPI www.mpi.gov.vn),共出版四份刊物:越南投資回顧周刊(VIR,英文)、證劵投資周刊(DTCK,越文)、投資日報(Dau Tu,越文)及娛樂版的休閒周刊(Timeout,英文)。這裡值得一提的,由於煇哥頻頻曝光以及專業論述,因此結識了有越南媒體才子之稱的越南投資回顧集團總編輯,阮英俊博士—Dr. Nguyen Anh Tuan(下圖)阮英俊博士當時也才50出頭,出身於越南官方的計劃投資部;年青時也曾留學波蘭16載,榮獲經濟博士學位。相信台灣媒體朋友們若關心越南的媒體事業,大概也都認識阮英俊博士。(下回待續)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九) 作者:應德煇CFA


解約

 

完成上面這些步驟,並不代表這個婚一定結的成。雙方三步五時,各持己見,談判陷入僵局變成常態之後,煇哥此時也不得不向台灣討救兵,增強實力,協助談判,企圖突破僵局,繼續回到談判桌上完成任務。最後雙方還是因為無法在技術條款及智財權上互作讓步,導致談判終於破裂。這時談判從頭到尾,已花了將近8個月的時間,兵疲馬困,動能衰竭,無疾而終的結局已定;這次台越合資企業大計,雖然無法順利的衝回本壘,但煇哥還是得打起精神,收拾殘局,畫下完美的句點。這個階段也是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煇哥稱這為第四部曲:解約。

 

這次雖然沒有順利達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痛苦經驗確實是彌足珍貴的。尤其在論及婚嫁與商議解約的過程中,煇哥不但有總公司法務一路相挺,也有當地律師隨伺在側,總的來講過程還算順利。曾經有一家台灣知名證劵商曾在此地想併購當地的證劵公司,但是承辦人並沒委託當地律師幫忙看前顧後,所有法律條文及文件(越文版)都是自己打點,真是了不起,因此他的越語也進步神速。但這裡畢竟是外國,很多潛在風險不易掌控,煇哥還是建議,無論投資設廠、成立公司或合資併購,一定要找一位可以信賴的本地律師,就近請教或諮商,以降低風險。尤其是在談判的過程中,有越南籍律師在場,一則可以減輕談判的壓力,有個緩衝,一則可以精準的翻譯及了解對方的意思或意圖;當然好的律師收費也不貲喔。希望各位看倌,從煇哥此次失敗的案例中,能吸取一些寶貴的經驗。雖然合資案沒談成,但當時越南證劵市場仍具吸引力,公司決定成立辦事處自行開發產品,並指派煇哥鏖戰越南建立灘頭堡,這是後話。(下回待續)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八) 作者:應德煇CFA


約會

 

MOU簽妥後,此時雙方已通過了媚來眼去的階段,進入你儂我儂的蜜月期,準備再接再厲向二壘衝刺。接下來在我方要求下,希望能拜訪潛在客戶,一則我方可以藉此評估一下潛在市場與客戶需求,CMC也可藉此深入了解我們的產品與能耐。這也是雙方人員進入了解產品及調研階段,也就是了解客戶的需求與估算市場的胃納,評估我們應該導入何種產品進入越南。這個階段的主要功夫是密集拜訪當地客戶(潛在使用者),此時以作各種產品的簡報為主,並蒐集客戶的反瞶,提出各種解決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於公於私煇哥則不斷與阿明董事長及該公司核心高管交流交心,進一步拉近雙方的差距與友誼。這階段客戶拜訪的活動比較多,因此煇哥有機會拜訪許多越南的金融服務業,經由會談互動,初步了解越南人的思維和一般越南公司的軟硬基本配備。有關越南人的思維與文化差異部份,煇哥會在爾後章節裡陸續探討,這裡僅就所觀察硬件部份,概略分享一下心得。煇哥當時發現不管是西貢或河內,A級辦公大樓還不多見,大部份公司均座落在一般我們所謂的住辦公寓(下圖一)或獨院別墅(Villa[下圖二]),沒有中央空調,辦公室都裝置箱型或窗型冷氣,一小間、一小間的房間,為了避免冷氣外洩,房門都緊閉著,形成各自獨立的風格,這是蠻獨特的現象;也許電壓不夠或省電緣故,一般空調冷度都不夠,如果著正式服裝,一定會飆汗如注,頗不習慣的。當地金融服務業的穿著,比較正式一點,大多數的員工,都著短袖淺色襯衫打領帶。由於屬公寓住宅型,辦公室空間都不大,因此員工每人使用的空間自然都很小,一眼望去顯得非常得擁擠。由於越南經濟正進入初升段,辦公空間需求旺盛,新型辦公大樓如雨後春筍,因此中央空調系統、升降電梯、西式隔間板、辦公家具等廠商都應有很大的市場。台灣中央空調及冰水機的廠商如:良機國際、永大機電、震旦集團等在越南均存在着龐大的商機。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是,大部分的公司行號都拜土地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可以發現在重要的角落,會放置一只小型土地公神龕(下圖三),接受商家頂禮膜拜,幾乎很少例外。煇哥稱這為第二部曲:約會。
婚嫁 
私定終生後,接下來應該就是徵求雙方父母的意見,準備談論婚嫁,企圖奔向三壘了唄!這時雙方開始對各自董事會,提出成立合資企業方案,同時進入夢幻團隊編組,以及開始編寫營運計畫書,喬數字了!煇哥也是主要的成員之一,因此時時在溝通,刻刻在激盪,天天在寫營運計畫;此時室內靜態思考及密集的內部會議比較多。對方與談者已換成阿明的左右手阿山(Nguyen Hong Son[下圖])與我對口,阿山40出頭,精明幹練,廢話不多;阿山屬於越南第二代的精英,年輕時留學蘇聯主修電腦,取得碩士學位。他曾說:越南在改革的過程中,是比較幸運的,既可學習中國成功的經驗(附註十九),又可記取蘇聯失敗的教訓。」根據阿山的解釋,蘇聯國營企業民營化,是採取全民釋股方式,有一點像早期中華電信的釋股模式;也就是每一國民均可以認一定股數,卻是無償認股,美其名是國有而民享,人人平等。由於配套措施沒做好,許多機會份子利用老百姓的無知與貪婪,不斷的從民間蒐購股票,造成今天許多國營事業的股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甚至蒙上黑道色彩,今天俄羅斯的寡頭財閥,就是經過如此兼併下產生的怪物。阿山對俄羅斯國營企業民營化的分析堪稱經典。
https://scontent-a-hkg.xx.fbcdn.net/hphotos-xaf1/v/t1.0-9/317102_512809655398675_843528352_n.jpg?oh=dc6d7fb0d32d4ee270d9d2cbda3eeb65&oe=54D5DB26
CMC資深副總阿山(Nguyen Hong Son)。阿山(右二) 
這時雙方進入最後的攻防戰,開始討論合資契約;因為事關雙方公司的權益,大家都不輕言讓步,錙銖必較,同時雙方的財務、法務人員也都進來加入談判,討論及擬定合約條款(terms & conditions)。有如雙方父母已同意此樁婚事,進入討論婚約及婚前協議,白紙黑字的階段。這時在室內開會的時間較多,因此煇哥觀察到會議必需品飲用水。越南會議室都擺著瓶裝水La Vie(下圖[附註二十]),但比起飲水機,瓶裝水其實是既不環保又不經濟。公司一般都沒有配置飲水機,因此這對飲水機的販售商來說,越南應該是一個處女市場。煇哥在越南看到飲水機有各國的品牌,甚至也有韓國Daewoo,就是沒看到台灣第一品牌賀眾飲水機。不知道賀眾公司有沒有考察過越南市場,作過調研?這一階段屬於室內靜態的活動比較多,煇哥稱這為第三部曲:婚嫁。
(下回待續)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七) 作者:應德煇CFA

第二篇金融市場經驗談

5章.第一類接觸

到國外拓展商機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尋找適當的合作夥伴。2007煇哥服務的公司(精誠資訊)決定要到越南拓展業務後,煇哥就銜命去尋找門當戶對的合作夥伴!人海茫茫何處覓,就是當時心情的寫照。如果我們是IBMSONY或三星(SAMSUNG)大概問題都不大,因為不需要介紹我們是誰,只要說明我們想在越南提供甚麼服務與合作條件就OK了。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企業到海外拓展市場,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產品沒有國際知名度,也不夠國際化,因此人家不但不會主動找上門,而且在當地找合作夥伴時,我們還得被評頭論足一番,得先自我介紹,我是誰?賣什麼產品?怎麼合作?(Who we areWhat kind of products we can sell to youHow are we going to collaborate)同時又要克服語言障礙及文化差異,因此台商要在越南尋找合作夥伴,難度就相對比到中國高很多了。

其實尋找合作夥伴的過程有點像相親,首先透過第三者的介紹或資料的蒐集(如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www.tecohcm.org.vn的資料就很深入),經過篩選後找出幾個理想對象,了解對方的背景、產品、實力、能耐等,然後再按圖索驥,一一登門拜訪,在面對面的對話中,互相摸底,反覆印證對方的實力、想法、意圖、真誠、態度等。在這個冗長的篩選過程中,有些是客觀的(大至財報、產品型錄/試用、公司總部的大小/地點、第三者的調研及當地經濟文化辦事處官員甚至台商的評價;小至員工禮儀、溝通者能耐、廁所管理等等),有些則完全憑主觀印象(默契、溝通、真誠、信任)。總的來說,應該主觀大過客觀成分居多吧;這跟選擇人生的另一半沒什麼不同,英俊瀟灑,美麗大方,機會總是比較大一點,不是嗎?然後先友後婚嘛。雖然可能因為個案不同,有不一樣的情境分析,但煇哥相信,不管是哪一個行業尋找合作夥伴的過程,應該都八九不離十吧。

我們的第一類接觸,從擇友到訂婚,再解除婚約,前後拍拖將近10個月,煇哥也從一個完全不了解越南的台灣郎,到對越南有一個深刻體認的商務客。參與無數的談判會議,箇中三昧,實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是過程也頗為曲折,煇哥提供精彩四部曲,僅供看倌參考與學習。

擇友

根據情資,越南主要的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orSI)有以下四家中大型的公司以及無數的軟體服務商,我們也就按圖索驥一一拜訪:

Sao Bac Dau Technology Group(北斗星科技集團) www.saobacdau.vn

經過初步的會談與參訪,從上面的名單中圈選了一家與我們理念最接近的服務商進行深入會談,再進入密集交流。上述四家以CMC阿明(Ha The Minh[下圖])董事長表現最積極,甚至在2007年的颱風天還特別飛到台灣,親自拜訪精誠內湖總部聽取簡報並與領導們會面,第一手了解我們軟、硬實力,同時也展現他的誠意。事後阿明董事長表示因為過去有許多空殼公司,到越南來招搖撞騙,因此親訪我們正是要避免類似的情況,貽笑大方不說,浪費時間和金錢。阿明的精明與務實由此可露出些許端倪。50多歲的阿明董事長成長於戰亂的河內,小時逃過美軍的轟炸,年輕時曾負笈匈牙利6年,學習電機,他說當時滿口流利的匈牙利語如今也全還給老師了。煇哥曾很幼稚的問他,為啥當時選擇匈牙利而不選擇蘇聯呢?他說:「那時國家送你去哪裡,就得去哪裡,沒得選擇」。阿明的老哥則被送到蘇聯(據阿明說一流人才留學蘇聯),拿了數理博士回來,現在河內的某大學任教,目前薪水大概只是阿明的零頭吧。言歸正傳,雙方密集互動6個月後,終於擊出漂亮的一壘安打;於是行禮如儀,雙方畫押,簽下本公司第一個與越商的「合作意向書」(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所以煇哥稱這為第一部曲:擇友。(下回待續)
2008年精誠資訊與越南CMC簽署合作意向書。精誠資訊林隆奮總經理()阿明董事長(中後,白襯衫黃領帶者)攝於河內CMC()總部。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六) 作者:應德煇CFA

4.千年歷史中國情


越南自秦始皇時代起一千多年都是中國的籓屬;交州、安南等等名稱也隨著中國王朝的盛衰、更迭不斷著在改名換姓,但歷史上中國對征服越南的野心確是一直未變。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來,中國遠征軍數度進出越南,燒殺擄掠;而越南的領主們也因此分分合合,各領風騷。歷史的爭戰,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由於中越地緣關係密切,敗者往往投靠中國大哥,等待時機成熟,兵強馬壯,再殺回越南爭奪霸權。這就是中國與越南千年以來,密不可分的歷史寫照。中越關係最密切的時後,當屬越南「西山朝」(Tay Son Dynasty—1778~1802)的「長勝將軍」阮惠(Nguyen Hue[下圖上右,右圖])—也是越南民族英雄「光中皇帝」(Quang Trung)。其中光中與乾隆皇帝的民間軼事最引人入勝。話說阮惠滅了「後黎朝」後,1788年又大敗揮著「興滅繼絕」大纛入侵的清兵,但懾於大清國的報復,阮惠叩關謝罪乞降於大清,特於乾隆大壽時,遣派祝壽團進貢北京,乾隆頓時龍心大悅,於是慧眼識英雄,特將他的女兒許配給阮惠,同時將廣西賜給阮惠以為西山朝的領地,並下召阮惠建都於此。但是事與願違,阮惠尚未榮得皇恩浩蕩就掛了,得年僅40歲;越南民間有此一傳說,阮惠是因為乾隆賜給的黃馬掛藏著劇毒,阮惠穿上沒多久就因中毒暴斃了,這是民間傳聞,無法考據,但是阮惠乾隆的恩恩怨怨、分分合合卻是事實。歷史的發生都是許多偶然,「如果」阮惠晚死20年,後起的政敵阮福映(Nguyen Anh[下圖下])也許不會引進法軍奪權成功,建立了一個誾弱的阮朝(Nguyen Dynasty1802~1945),法國也許不會如此順利的殖民越南60年。中國也許和越南有着親上加親的血緣關係,這些也許的綜合,也許會改變目前中越半敵對關係。簡單的說,越南在法國佬來攪局以前與中國的關係是密切且微妙的,滿清式微後,越南也就琵琶別抱,漸行漸遠了各位看倌還記得老羅(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名言嗎。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dWYet4QsXw3azXd3g6ZycWrqUkfE7DK3RpFnIT8XIkuw20WGfhttps://encrypted-tbn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40gPfv-E8sbwMrIsAaV0-Ss8gNZqRzOhm8fvbqEauMHvpjlZjww
越南民族英雄光中皇帝(Quang Trung)阮惠(Nguyen Hue)
Emperor Gia Long.jpg







阮福映(Nguyen Anh)

2010年越南舉國歡騰慶祝河內建城一千年,越南在兩千年的歷史中,大致上可以這樣粗分:中國統治越南一千年(西元前111年至西元938),法國殖民60(1884 ~ 1945),美國佔領南越約10(1964 ~ 1974)。各位看倌猜猜看,到底越南人認為哪一個統治者對越南的影響最大呢? 中、法還是美? 越南同胞一致的回答是法國,想不到吧? 中國的影響還落在美國之後咧,越南與中國是世仇,美國是舊恨,越人對法國是既愛又恨,雖然法國佔領越南的時間沒有中國長,但是當時法國屬於後工業革命的列強,法國帶來了優質的文化和工藝,迄今越南的食、衣、住、行甚至育、樂,仍然深受著法國文化的影響,同時法國也確確實實留下不少殖民時代偉大建物(河內劇院[下圖一])和橋樑(跨越紅河的河內龍邊大橋;Long Bien Bridge[下圖二])。尤有甚者,越南目前的文字就是經由法國傳教士改良的拉丁拼音法(後有專文介紹)。 說起中、越兩個民族,翻開一部中、越數千年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到,過去中、越兩民族稱兄道弟(附註十六),同文近種,文化淵源悠久(許多越南朋友也都承認他們流著中國的血液)。但不知道何種原因,兩個民族的關係漸漸分道揚鑣。但是越南還是保留了許多中國文化的元素,舉凡:吏制、科舉、服裝、節慶等等。在越南,超過100年以上的建築都遺留著漢字的足跡。中國過去兩百年的積弱,列強的船堅炮利,也是加速越南移情別戀的主因。如今中國崛起後,情勢已經逐漸在改變。但是2014513日的排華暴動,似乎又把兩國的距離拉開了一些。
https://fbcdn-sphotos-g-a.akamaihd.net/hphotos-ak-xpa1/v/t1.0-9/10422005_10206443310791405_5443269992160250386_n.jpg?oh=0327eb39a05b97a408da2757af27731c&oe=55B9BF0C&__gda__=1437239066_6acf0c83b37a09eea4c905c90aa5309d
()河內歌劇院(Hanoi Opera House)全景。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1/Long_Bien_Bridge_3796092037_9c2b2a236a.jpg
()河內龍邊大橋(Long Bien Bridge)


中、越之嫌隙,煇哥歸納許多越南友人的說法,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一直視越南為附庸國,越南人自然不爽,同時自宋、元、明、清四朝,代代數度入侵,卻一一被擊退,這是越南人相當自豪的地方,再加上近代1979年的中越諒山大戰,雖然雙方都不承認失敗,且中越至今都隱晦不談,但雙方死傷慘重這是事實,因此歷史上的種種造成越南人的「恐中情結」相當嚴重。中國北方有隻北極熊,越南北陲也有隻華南虎,無時無刻不眈眈虎視。2008年的金融風暴,突然將中國拱上世界老二的大位,過去兩千多年來的恩恩怨怨,大國崛起後的中國,越南人不安全感自然增加,所以越南的「恐中情結」其來有自的。各位看倌也許懷疑,為什麼同樣是爭戰,越南人對中國與對美國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呢?根據「常民知識」,美越大戰,美國人是為了意識形態而戰,而中越大戰嗎,千年以來却是為了争奪領土、生存、利益而戰啊!意識形態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是無形的;領土與利益糾結著生存與貪婪,是有形的,陰影久繞不去。

其實煇哥在越南,也常為我們中國人辯解歷史,是這樣的,中國200多年前在清乾隆時期,經濟也曾達到世界的頂峰,根據記載康熙、乾隆期間,中國GDP占全世界的20%強,因此套一具現代的術語,中國是當時的「發達國家」,但是過於自信與驕傲的乾隆帝,採取了一系列的鎖國政策,拒絕與西方特使交往,錯過了當時在西方如火如荼工業革命的列車,此後的中國每況愈下,一蹶不振,淪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次殖民地的下場。每讀到這段歷史,炎黃子孫,莫不氣憤搥胸。一個傲慢執行長的錯誤決策,誤我兩百年,多少中國人受屈受辱,我們的列祖列宗有多少人枉死過去中國兩百年的歷史,受盡了西方人多少的凌辱。越南人一百多年來受洋人的屈辱,充其量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其實中國與越南應該都拋棄前嫌,攜手合作,自立自強,邁向未來的嚴峻挑戰才對!當然這位中國大哥對越南小兄弟,理應多多關照,更應體認中國崛起後鄰邦的感受,特別是與有著千年恩怨的厝邊越南。

以越南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下圖一])為例,2009年他曾花了一周的時間訪問中國,邀請中國協助越南開採鋁礬土鋁的主要原材料作為禮物(越南是世界第三大鋁礬土儲量的國家),中國(中鋁)預計投資約150億美元鋁礬土的開採及煉鋁設備。越南政府渴望通過礦產出口,消弭與中國每年百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但中國不要忘了在過去長達一千年的時間,越南雖是中國的籓屬,並不是所有越南人都樂意鋪開紅地毯,歡迎中國的投資。有許多越南百姓對這投資案是持反對意見的,甚至越南前民族英雄武元甲大將(Vo Nguyen Giap[下圖二])也以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為由公開反對(附註十七),他的異議直接鼓舞了許多反對者,對此投資案表示充分的不滿。這樣的反對意見,是無法公開罷了。由於民間瀰漫著一股反對的力量,越南政府於是展開殺雞儆猴策略,2009618日公開逮捕三名民主活躍人士,包括一位留美名律師「黎公定(Le Cong Dinh[下圖三])」,因為他公然反對越南總理的這項決策,未經審判就被當局扣了大帽「勾結外國反動勢力」、「企圖破壞國家、顛覆政府」等罪名被拘捕入獄(附註十八)。這整個事件,在越南引起很大的震盪,雖然媒體有關的報導被立即消音了,但是在民間卻廣為流傳,小道消息不斷,多數老百姓對政府顢頇的做法頗不以為然。黎公定在服刑3年多後已於201326日獲得釋放,這是後話。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F9OVYvkKWhJtHzaLPnnFBwevzkr3d0XXf4BMBt6_HEfaN-cxqRg            https://encrypted-tbn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J30cNOTbwwYfzO762O8nr2_N4h3qcUYAovMSksLgWpd3kMsG2Sg
()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 ()武元甲大將(Vo Nguyen Giap)
https://encrypted-tbn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TIU1SgTOGB4T_wEByeRTKeWz3uONaaPJhexbNurb45fYAZnNy
()人權律師黎公定(Le Cong Dinh)


在這麼複雜的政治氛圍下,美、日兩國在這個區塊扮演的角色就相當微妙了。其實挑明的講就是美、日陣營對抗中國的戲碼,而越南官方則扮演著兩面討好的角色,但是越南民間卻對中國表達強烈的不信任。中國的崛起,如何能讓越南官方放心以及老百姓安心,是中國要面對的嚴肅課題,因為全球都不希望看到一個顢頇的強權崛起,這將是世界的災難,與中國人的悲哀,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霸權只是一時,一旦殞落後,又將是中國人百年噩夢的開始!因此中國崛起後,如何學習美國過去的成功經驗,敦親睦鄰,濟弱扶傾,建立一個冨強平和的共主地位,讓這「霸權」能長長久久,這才是全球華語系國家,乃至全世界華人所樂見的!(下回待續)






附註十六:
胡志明主席曾說「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附註十七:
新華網 「中屢在越南開發計畫受阻」2009519日。http://news.163.com/09/0519/10/59LUJ2M5000120GR.html
附註十八:
[越南]異議人士遭不義審判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2010121日。http://www.amnesty.tw/news/783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五) 作者:應德煇CFA

3章.越南的地理位置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邊界線長達1,347公里;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海。國土面積32.9萬平方公里(約台灣的10),地形狹長,呈S(它極像一隻面向右看的海馬[下圖])。地勢西高東低,境内3/4面積為山地和高原。主要河流包括北部的紅河和南部的湄公河。南北距離長達1,650公里,但是東西最狹窄處只有50公里寬。越南又有狹長且美麗的海岸線,孕育着豐富的漁產和擁有無限發展觀光事業的本錢。越南的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一路綺麗蜿蜒,景緻怡人,中部的峴港(Da Nang)及中南沿海的芽莊(Nha Trang),許多國際知名大型開發商,早已卡好位子,目前有許多國際觀光酒店已一一竣工。2008年世界小姐選美就是在越南芽莊舉辦的。

http://blog.roodo.com/non2005/c784149a.gif
越南地圖(面向右看的海馬)    峴港具國際水準的度假酒店https://scontent-sin.xx.fbcdn.net/hphotos-xpf1/v/t1.0-9/11008458_906331869427467_6214947231367909303_n.jpg?oh=68282ab8507c1dc6055a67ccf70eca78&oe=55A1CD8E
20154月煇哥()與友人攝於怡人的峴港沙灘畔。





煇哥駐越期間下班後常邀約越南友人抬槓,有時也幫忙打打氣,剖析現實,告知她們越南是因為前後打了50年的仗給打窮的,其實老天對越南並不薄。妳們瞅瞅,越南的國土是呈現細長型,最窄的領土僅50公里寬,沒被列強硬切成兩段或分裂成數個國家,已是謝天謝地的,當然胡志明先生(Ho Chi Minh[下圖一])領導的越盟(Viet Minh)—全名越南獨立同盟會(Viet Nam Independence League)統一越南功不可沒,這就是50年烽火的代價,該知足了。大家應該向前看,瞧,越南擁有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如:石油,鋁礬土,鐵礦及煤;肥沃的湄公河,紅河三角洲富饒的稻作。比一比台灣,我們的自然條件比越南差太遠了!上世紀的台灣奇蹟,是因為台灣仗著唯一的,就是豐沛的人力資源,高水平的教育以及能打拼吃苦的基因(基因業已突變了)以及有抓對產業政策的政府(這已是偽命題了)。越南各方面的天然資源都比台灣強,如果循著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的路子走,沒道理發展不起來。

截至20147月越南人口已達9,342萬人,居世界第13位,是台灣人口的4倍。由於近年來經濟起飛,農村生活改善,越南政府好像也在鼓勵生產(走到街上,看到孕婦特多),似有似無的在傾全國之力增產報國,希望在15年之內,全國人口突破1億大關,加入「億民俱樂部」。國大民強,就不容易再受人欺負了,儼然一隻亞洲猛虎而非病貓;毛主席曾講過人多好辦事嘛!,越南社會主義政府也真是有樣學樣!今天中國的崛起,起碼有二成是得利於它13.6億的「人口紅利」(附註十四)。鄧小平也曾說過,任何東西乘以11億就變成很大很大!越南今天的領導們也似乎在響應毛鄧兩位主席的思路,一手搞經濟,一手抓生產唄。畢竟「經濟是軟實力,生產才是硬道理啊!」東協十國,也只有越南可以在人口上和印尼比一比。越南平均年齡27歲,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國家,充滿著希望與活力。可想而知,由經濟面觀察,它的戰後嬰兒潮要從1976年起算,足足比世界多數國家年輕30歲。年輕人要成家立業,標誌著巨大的購買力,龐大的商機,無窮的希望和想像空間。

一個即將突破1億人口的國度,年輕有活力,而且擁有充沛的勞動力,農礦產等天然資源豐富,所有這些是大國才具備的優越條件,上天都賜與了越南!殊不知很多國家都在流口水哩!一位因越南崛起,而暴紅的英國投資銀行家彼得萊德(Peter R. Ryder[下圖二])曾說過,「越南有九千萬個既聰明且勤勞的孔老夫子的信徒(附註十五)。意思就是說,越南有九千萬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庶民(消費者)—能吃苦耐勞,掙錢至上、高儲蓄率又重視教育,這個市場欲小不易,尤其是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越南具備中型國家消費市場的成長潛力與動力!看準這點,彼得萊德早在1992年,辭退傲人的投行大位,在大家還沒意識到越南的時候,就移居西貢,發展個人事業。爾後誠如所願,彼得萊德1999年在越南創立印度支那基金公司(Indochina Capitalwww.indochinacapital.com)。印度支那基金公司陸續在越南拿下了許多第一:倫敦交易所掛牌的第一支越南股票基金;第一支成立的越南地產基金等等,桶桶的金,大把的賺。

擁有着這麼多上帝關愛的眼神,越南會不會後發先制,這要看越南人的集體智慧哩!我們等著瞧,如果無意外的話,一個政局穩定的越南很可能在15~20年後超越一個後蒲美蓬時代的泰國!(下回待續)

https://i0.wp.com/amytop.fr/images/vignette/89/10-ho-chi-minh.jpg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父胡志明先生。
Mr Peter R Ryder
()彼得萊德(Peter R. Ryder)




附註十四:
Potential Output in a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The Case of China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Jinghai Zheng, Angang Hu, and Arne Bigste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July/August 2009, 91(4), pp. 317-42
附註十五:
Credit Suisse, Online Publications—Marcus Balogh  20074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