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TRF核爆過後…作者: 應德煇CFA


TRF核爆過後
上週乍聞某歐系私人銀行的高資產客戶,擁抱億萬美金每天十幾支(一支一百萬美金)殺進殺出,一年下來銀行狠撈手續費一千多萬美金!高管承認這是罕見的金雞母,但擔心客戶若賭錯方向可能會輸的傾家蕩產,到時銀行也會很頭疼。該行資產管理規模從三百萬美金起跳,客戶在私人銀行的號召下高頻進出各式金融商品,這類屬性的客戶還真不少。唉這是哪門的投資理財根本就是投機炒短!
國銀財管部則對台商中實戶提供理財服務,他們的際遇又是如何呢?以「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為例,二年前押注人民幣升值,銀行企金業務未詳述合約潛在風險,也沒評估客戶風險忍受度(risk tolerance),在業績壓力與人性貪婪的糾結下將TRF銷售的淋漓盡致。不幸近來人民幣連續重貶,客戶不認輸簽新約補破網曝險加大終至資金斷鍊爆發斷頭慘案,台商、董娘、貴婦無一倖免,媒體刊登了多起客訴案例少則虧損數十萬多則數百萬美金!銀行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暴增鬧得滿城風雨。誠然無論私人銀行企金業務理專的投資建議均沒有考慮客戶的報酬目標(return objective)風險胃納(risk appetite),且佣金來自手續費收入,某些銀行甚至與客戶對賭,利益衝突非常嚴重因此投資建議都不靠譜。
小資族買基金又是什麼狀況呢?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無論是25歲小鮮肉或65歲退休族,常常看到投顧千篇一律的建議:投資組合以股82或股46的比例配置。投顧主要是賣自家代理的基金,以單一套餐來服務所有客戶,完全不考慮投資人的合適性(suitability)也沒衡量風險報酬,這是不負責且落伍的財務規劃。即便另一種推薦方式:「以100減去年齡 = 投資股票比率,年齡 = 投資債劵比率」,也是換湯不換藥的方子。甚至坊間基金公司推出的目標期限基金(target date fund),也都不是針對投資人量身打造的投資組合。
總之國內無論高資產、中實戶的理財方式或小資族的基金投資,都不是委託第三方專業金融顧問針對投資人量身打造的資產配置,因此才會醞出億萬美金大炒家、TRF養套殺慘案!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已成常態,投資人已不能再容忍這種賣身契式銷售或one-size-fits-all的投資建議! 我們到底需要金融顧問
呼籲財管市場應做結構性調整,國人投資心態也該糾正否則類似TRF災難還會持續發生!建議主管機關下放權力方能釜底抽薪,嚴肅思考舉辦金融顧問師(Financial Advisor/FA)國考,如會計師、律師可獨立執業。FA接受客戶(投資人)委任提供專業投資諮商服務。FA盱衡市場變化,評估客戶的期望報酬風險胃納,考慮投資期限流動需求稅務法律特殊要求等的限制,簽署投資政策書(IPS),切實量身打造客戶最適合的資產配置,定期再平衡。客戶與FA協同作戰在可接受風險下完勝報酬目標金融顧問師公會在主管機關適度監督下發揮自律功能,若委任發生爭執則以IPS為依據,監管單位也可針對個案進行調查降低市場衝擊;小資族將來也可挑選合規的機器人顧問(robo-advisor)線上理財。建構投資人、金融顧問師、財管機構堅若磐石的三角關係,啟動風/報酬導向的個人化投資模式,安安心心做個快樂的投資人!

應德煇 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