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 多國聯軍戰越南
第10章.日越哥倆好
日本商社在越南與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商業活動應該大同小異,只是晚了幾十年,幾乎所有的知名品牌應該都到齊了。其實談到日本人在越南的商業活動,如果不去了解日本與越南過去半世紀的互動關係,可能不易釐清日本在此的政治意圖。
回溯到70多年前,日本趁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被德軍佔領之際,於1941年出兵強佔越南。佔領期間,日本人在越南維持了法國的殖民統治,也沒有騷擾順化的阮朝(Nguyen
Dynasty:1802-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1945年3月,在日本人的操縱下,越南的末代皇帝「保大皇帝(Bao Dai)」宣佈獨立,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越南帝國。越南在二戰短暫的日本佔領期間(1941~1945),由於連年戰亂,缺乏物資農作荒廢,1945年夏天,北越發生嚴重的大饑荒,根據文獻紀錄,當時約有二百萬人餓死(附註三十);大饑荒牽引了社會動亂,農民起義,這給胡志明先生(Ho Chi Minh)的「越盟」,創造了一個極好擴張版圖的條件。這麼說起來,日本還間接協助胡志明先生的復國大業。總的來看,日、越兩國不但無深仇大恨,況且他們的人文背景,還有不少相似之處。待煇哥如下分析: (下回待續)
附註三十:
「。1945年10月至1946年2月間,胡志明給杜魯門總統寫了八封信,提醒他踐行《大西洋憲章》所許諾的民族自決權。其中一封信同時送給了杜魯門和聯合國:
我奉請閣下從嚴格的人道主義立場出發對下述情況給予關注。200萬越南人死於1944年冬至1945年春的大饑荒,而這次饑荒卻是由法國人的饑荒政策造成的,他們掠奪和囤積所有能得到的大米,卻讓這些大米在倉庫中爛掉……1945年夏,我們有四分之三的耕地遭受洪災,接著又遭受了旱災;我們損失了六分之五的正常收成……許多人在挨餓……如果世界強國和國際救援組織不能提供及時的援助,我們將會面臨滅頂之災……」中國文革網 「美國人民的歷史 霍華德 津恩」第十八張 勝利無望的越戰。 http://www.wengewang.org/read.php?tid=39738&page=3&fpage=1
我奉請閣下從嚴格的人道主義立場出發對下述情況給予關注。200萬越南人死於1944年冬至1945年春的大饑荒,而這次饑荒卻是由法國人的饑荒政策造成的,他們掠奪和囤積所有能得到的大米,卻讓這些大米在倉庫中爛掉……1945年夏,我們有四分之三的耕地遭受洪災,接著又遭受了旱災;我們損失了六分之五的正常收成……許多人在挨餓……如果世界強國和國際救援組織不能提供及時的援助,我們將會面臨滅頂之災……」中國文革網 「美國人民的歷史 霍華德 津恩」第十八張 勝利無望的越戰。 http://www.wengewang.org/read.php?tid=39738&page=3&f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