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阿里郎的佈局
煇哥在越期間結交數位工程背景的越南朋友,如:南越的阿玉(Nguyen Chi Ngoc[下圖一]—IT Manager of
VinaGlobal Securities),北越的阿南(Nguyen
Ha Nam[下圖二]—IT Vice Director of Wall Street Securities) 他們都曾負笈韓國,研習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阿玉留學南韓三年後拿到碩士學位(回越南工作三年後,現在又繼續攻讀韓國科技博士);而阿南則取得韓國電腦軟件(computer software)博士學位。他們兩位只是許許多多越南工程師負笈韓國,取得高等學位的個案。南韓不只是政府部門,企業界甚至教育界對越南的用心,越南一般老百姓看得到,政府官員心理也都有譜。這對韓國企業到越南打市場,有相對的加分效果,這也是台商們一直期盼的,更是台灣政府所欠缺也望塵莫及的。尤其是韓國政府帶著企業衝刺,教育界提供良好的環境及全額獎學金,培養越南下一代的傾韓菁英,這肯定是長期投資,應該由政府部門帶頭去作的。記得前台灣駐越梁英斌代表曾對煇哥說,越南留台學生人數約1,000人左右(附註三十六),但是各位看倌知道嗎,同期間越生留學韓國的人數超過台灣十倍以上哩。煇哥曾經問阿玉,為什麼選擇去韓國留學呢?阿玉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韓國提供全額獎學金啊,同時又是以英語教學!」看看韓國,再看看我們,韓國經濟是比台灣強,還是怎樣?韓國能,為什麼台灣總是不能呢?長此以往,台灣與韓國在越南的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大的!
話說2009年10月正值南韓前總統李明博訪問河內,有天煇哥與越南友人正在等紅綠燈過馬路,突然交通管制,十幾輛賓士轎車由河內的大宇酒店(Daewoo Hotel;www.hanoi-daewoohotel.com)奔馳而出,煇哥戲稱第一輛肯定是李明博總統的座車,接下來就是三星、大宇、浦項等董事長的座車了。雖然只是戲言,但是總統出訪,本來就是幫自己國家的企業打市場,不是嗎? 不錯,台灣是有很多政治上的禁忌與考量,無法明目張膽的幫台商打市場,但是方法總是人想的不是嗎?譬如學韓國給越生全額獎學金來台研修;學日本成立ODA造橋鋪路、利用慈善捐款人道關懷、提供醫療服務、贊助學術交流等,總應該可以突破中國的圍堵吧!
台韓競賽以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最具戲劇性。話說兩岸在2013年6月21日正式簽署ECFA之前已有諸多的正反討論。有的批評ECFA是一個忍辱喪權的條約,與中國簽了之後不但中國得利多於我們,而且會造成台灣大量的失業,短多長空;台灣因ECFA帶來的關廠、失業等衝擊,台灣最後必將得不償失。在簽署ECFA後,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談起ECFA曾得意的說:「日本、韓國現在很急啊,但他們有本事就去跟人家(指中國大陸)簽自由貿易協定啊!」尹啟銘又說,「現在換成是日、韓喊救命了!」(附註三十七)。猶言在耳可惜的是,雙方簽署ECFA後討論第四條「服貿協議」時,馬政府沒能充份與百姓溝通與提出適當的配套措施,譬如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的80條,台灣對中國大陸開放64條,那些產業因而得利,如何回饋?那些因而失去競爭力或市場的產業,如何因應?由於沒說清楚也講不明白,造成國內反對「服貿協議」聲浪不斷,馬政府錯估形勢,終於爆發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長達23天,導致「服貿協議」胎死腹中。
從李登輝執政到阿扁的下台,台灣已內耗了二十年,如我們再不把握最後機會,這一代的年輕人大概就真的得淪為台勞,準備到大陸、韓國、日本等鄰國去打工吧!各位看倌,殊不知如果台灣這個「服貿協議」簽不下去,韓國得利最多。韓國目前已在朴槿惠總統的帶領下,走出封閉市場,積極擁抱世界,期望透過歐、美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計畫接軌國際。FTA只是個橋樑,而韓國是以成為全球FTA中心為戰略目標,將一步步的與美國、歐盟、印度、東協諸國、中國、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國簽暑FTA。正當台灣朝野處於「服貿協議」糾結的當而,中國是不會等我們的,中韓已於2014年11月北京APEC會期中完成了FTA實質談判的共同聲明了,台灣又輸了!這回輸的徹底了!台灣這會兒真正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已然是個國際貿易孤島(下圖三)!
(下回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