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八) 作者:應德煇CFA


9章.世界銀行與阿興
 

世界銀行(World BankWB)成立於二戰後,目前主要的任務是幫助落後國家脫貧,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ADB)則成立於1966年,總部設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而其主要任務則是協助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國家推動基礎建設與脫貧。可想而知,為什麼在台灣現在已經看不到它們的足跡了:一是台灣已經列為新興國家,不再需要協助;二是台灣雖然是亞洲開發銀行的創始股東,但由於政治因素,台灣的角色也低調許多。話說亞洲開發銀行與台灣最具戲劇性的一次會議,就是在19895月,當時理事會年會在北京召開,我方決定由財政部長郭婉容率團與會,為避免爭議,郭部長持亞銀代表團證明書入境,上面並未標示任何國籍名稱;開幕式當天,會場僅懸掛亞銀旗幟、會徽與主辦方國旗,當演奏主辦方國歌時,郭部長以起立抱胸,並與團員交談的方式,表達不承認與抗議的立場,這一幕在我們四、五年級同學的記憶裡,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附註二十九)。但在越南,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則是非常活躍,處處可以見到她們的官式活動,這是80後的看倌們比較難以具象的。

 

由於職務之便煇哥在河內認識一位曾在世界銀行服務的越南友人阿興(Phan Manh Hung[下圖一]),因此對世界銀行在越南的活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阿興年約60開外,非常健朗,同時英文也溜得沒話說,由於當時在「越南證劵業協會(Vietnam Securities Business Association)」服務,而煇哥由於公務需要經常造訪該協會,與協會理事長黎文洲(Le Van Chau)或秘書長阮青奇(Nguyen Thanh Ky)的公式拜訪都是阿興負責聯絡與翻譯。由此之緣與煇哥成了好友。由阿興的年齡可以推出,他成長於戰亂的時代。根據阿興的自述,越戰結束後,他服務於央行,當時澳洲對於戰後的越南已展開經濟援助,有官方的往來。傑出的阿興很幸運能被遴選到澳洲留學。當阿興談到這段往事,頓時神采飛揚,可見這對一個飽受戰亂的年輕人,能出國深造,是多麼的珍貴啊!阿興告訴我,1976年他帶著老婆乘火車,由河內出發到廣州,轉進香港再搭飛機直達墨爾本,歷經四天三夜。這肯定是e世代的年輕人無法想像,為什麼他們不搭飛機由河內直飛澳洲呢?是啊!拜託喔,那是1976年,越戰剛結束,物資匱乏,河內機場還是滿目瘡痍,同時歐美各國,對統一後的越南正採取經濟制裁,全面禁運;僅有蘇聯和澳洲伸出援手。因此當時越南的戰後菁英留學蘇聯、匈牙利、波蘭與澳洲的特別多,這是歷史因素,今天在越南如果遇到50歲以上英語流利的菁英,八九不離十是留學澳洲的,如果是習科學、機械或工程,大概曾在蘇聯或東歐國家學習。

 

阿興學成歸國後繼續回央行服務,由於突出的學歷與流利的英語,阿興說,那時他常擔當越南總理、央行總裁接待外賓的翻譯。人才不會被埋沒,阿興在央行不斷的卓升,一晃就是20多年。正值退休之際,有天阿興突然被領導告之,世界銀行正在找一位越籍幹部到美國華盛頓總部處理、協調援助越南事務,阿興是欽定的三位後選人之一。往後的三個月,阿興每天都在戰戰兢兢、忐忑不安中度過,這是阿興人生的另一坎,皇天不負苦心人,雖然無法在官場得意,但仗著流利的英語以及央行的完整資歷,阿興終於通過層層考驗,53歲時攜家帶小到華府報到。阿興是何等的興奮與幸運啊!阿興述說在世界銀行一千多個日子裡,雖然忙碌,但是卻過著神仙般的日子,爾後退休又享有八成世銀的終身俸,現在在河內過著是「真神仙」的生活!目前兒子留在美國就業,女兒也在河內的國營銀行服務,好一個幸福家庭。

 

退休回越南後,阿興自然又在世界銀行兼差和協會顧問,兩份薪水,生活無虞又很充實。阿興說目前以顧問的身分,協助世界銀行審核農村教育預算的支出與規劃。他說這些都是書面審核,很少下鄉啦,可想而知,弊端自然較容易發生,反正世界銀行有的是錢唄!子承父業,阿興的兒子美國研究所畢業後,也如願的到世界銀行總部服務(這是阿興最得意的)200811月,阿興的兒子迎娶胡志明證劵交易所總裁(Tran Dac Sinh)的女兒;婚禮在河內西湖畔的洲際飯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West Lake[下圖二])舉行,席開50餘桌,場面有如首富郭台銘在君悅飯店嫁女兒一般,開菜儀式也是大對人馬,杵著火炬,一盤盤,一桌桌的依序上菜,感覺好像是copy台北君悅的開菜儀式。煇哥也在邀請之列,因此有幸參加這場盛會,當晚賓客如雲,高級轎車一字排開,有如名車大展,好不熱鬧;晚宴大概只有越南總理沒到,其餘的文武百官、金融鉅子、富亨大賈全到齊了。各位看倌,不知道這場景與你們心中落後的越南,落差大不大呢?不要懷疑,這是煇哥親眼看到,親身經歷越南所謂的上流社會,再度應證越南是一個極端M型的社會主義國家。越南的國號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SRV),越南友人常糾正我說越南不是共產國家(Communist),而是社會主義國家(Socialist)煇哥實在鬧不清,差異在什麼地方?反正都是言論管制的國家唄,一切的一切,一黨獨大;現在「政在台灣已經不值錢了,大概只能把它當作是一個笑話吧。有次煇哥與出租車師傅好友阿卿(Khanh)聊天,阿卿說越南最有錢的人都是政府官員,煇哥臉上立即出現三條線,蝦咪?;雖然這並沒有經過田野調查,也許只是個玩笑話,但卻可以反映庶民的心聲與他們的無奈吧。(下回待續)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七) 作者:應德煇CFA


Tu Anh博士曾在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主修經濟當時是西貢Fulbright Economics Teaching Program首席研究員(Director of Research)Fulbright1994在美國哈彿大學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贊助下成立的。各位看倌可能會問,喂,煇哥你這台灣仔,哪來的機會認識這些火紅的名嘴啊?跟各位看倌報告,以上所有主講人都是煇哥透過媒體友人推薦與介紹,再以email連絡,告知煇哥我是蝦咪郎?公司是做什麼的?為何要辦這講座?講座的內容又是什麼?社會主義國家公眾人物對公開活動主辦單位的背景都非常小心謹慎,三問四問左查右詢,有的名嘴還非得三顧茅廬才請得動!Tu Anh博士在越南的知名度相當高,煇哥也是在媒體記者的引薦下,曾兩次赴該校向Tu Anh博士面報PBB講座背景與性質,並自掏腰包支付200美金演講費,才能將他請出山來為PBB助講。老實說煇哥在辦PBB活動確實花了不少心機,加上台灣工程師們大力度的支援,能在極短時間置入行銷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一切辛苦還是值得的!

 

直搗黃龍

 

定期參訪上市公司一直是此地證劵分析師共同的願望,尤其是中小型劵商,但是有想法沒行動也是白搭。既然煇哥承蒙大夥捧場,常常被會員們催促多多舉辦上市公司財報研討會,煇哥腦筋一轉,何不利用俱樂部名義去函參訪上市公司與CEO直接對話,了解與求證第一手的產銷狀況及財報數字,並順道參訪工廠,親自體驗生產流程、看看存貨、摸摸產品、見見領導。當煇哥提出這個建議時,立即獲得全體的附議。

 

第一個參訪的公司是海防市的先鋒塑膠(Tien Phong Plastic;股票代號:NTP www.nhuatienphong-tifoplast.com.vn)。參訪前,大夥們在河內的西貢商信銀行證劵公司(Sacombank SecuritiesSBSC)舉辦行前討論會,暖一下身,當天原本只安排15個座位,因為集體參訪上市公司在越南是創舉,沒想到當天竟然來了30多位分析人員,把會議室都擠爆了(附註二十八)。會中許多人提出不同見解,也讓煇哥見識到越南人的互動模式。與會時意外地發現了兩位聰明伶俐、口齒清晰的分析師,一位是SSI研究部副理(Deputy Manager of SSI)Dzung Nguyen女士([左圖]Dzung目前已榮任越南航空IPO主辦財務顧問),一位是外資(Associate Director of VietNam Holding Asset Management Ltd)資產管理公司助理董事Dao Phuc Tuong ([右圖]Tuong後加入新加坡APS資產管理公司,日後也與煇哥一樣取得了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證照)。毫無疑問這兩位都是越南金融界菁英中的佼佼者。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https://fbcdn-sphotos-h-a.akamaihd.net/hphotos-ak-xpf1/v/t1.0-9/10636092_10155121290175556_5140181688486671483_n.jpg?oh=f380bcc7e6042b61996a641151d8ec04&oe=5535A520&__gda__=1429407327_be724ce4ed7715478b0599a90ffe7bf0https://fbcdn-sphotos-d-a.akamaihd.net/hphotos-ak-xpf1/v/t1.0-9/3754_1133549667869_1968889_n.jpg?oh=fd89b70a22abfa76103b26ff01634077&oe=552CDBF5&__gda__=1428451782_f2a302a03c0d1c632e0377cb059d3b6d

Dzung Nguyen女士。      Dao Phuc Tuong,CFA

 

越南人提問時,時常先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沒有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因此時常會變成提問冗長而失焦,答問者也就往往答非所問了。有鑒於此,往後煇哥要求與會者先把NTP的財報研究透徹,討論時才能針對重點,提出看法,相互論證,找出核心問題,同時基於禮貌,煇哥請同事彙整成問劵,事先提交該公司高層,希望能於參訪時得到適當的回應。因為煇哥是召集人,且基於面子問題,每次在個案研討前,煇哥無不渾身解數,徹夜研讀該公司的資料,包括公司背景、新聞報導、簽證財報、公司研報(經過會員們轉來的)…等等;煇哥自我期許,希望每次帶領個案導讀時,能提升大家的參與感,收斂問題,儘量無冷場,沒人敢偷懶,每次結束時讓大家覺得有收穫,自己則受益更多。其實舉辦投資講座有兩層意義,一是運用最有效方式快速累積人脈及煇哥的知名度,另一則是不斷尋找股市的超級巨星(類似上述的DzungTuong)。這目標沒多久也就達陣了,這是後話。

 

拜訪先鋒塑膠後,我們又陸續的參訪了兩家績優公司,一是越南最大的製藥公司Hau Giang Pharmaceutical(股票代號:DHG) www.dhgpharma.com.vn。越南有九千萬人口,藥品需求肯定不小。一是越南最大的汽機車電瓶公司Pinaco(股票代號:PAC) www.pinaco.com.vn,越南擁有二千萬台機車,電瓶市場也肯定很驚人;兩家公司都在南越。以上三家都是越南藍籌股,而且每次參訪完畢之後,組員們都會分工合作,將參訪記錄分享給所有分析師俱樂部的會員,大家無私的分享,也是造成這個俱樂部成功的原因之一。參訪後分析師也都會各自撰寫研報。參訪上市公司在越南是創舉,也是另類推動公司治理的方式。根據當時外資的說法,越南只有不到20支藍籌股,如果一個月辦一次參訪,不到兩年也就看完一遍,不是嗎?後來因煇哥調回台灣就沒繼續舉辦,但這種子灑下去之後,將來在越南這個沃土上,肯定會發芽的。

 

越南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河內及西貢附近,由於兩地相隔1,760公里,因此參訪成本相對較高(有些分析師必須飛到對方城市參訪)。基於成本考量,南部分析師很少拜訪北方企業,北部分析師也很少拜訪南方企業,這也是造成南北隔閡的問題,同時分兩個證劵交易所(胡志明及河內交易所)掛牌也是因素之一。由於費用考量,一般越南人很少到對方城市去旅遊的,打個比方,我們西貢的同事阿惠(26歲左右),去過河內應該不超過三回,可見一斑。拜託喔,西貢到河內坐飛機就要兩個小時!來回機票要300美金是一般人2~3個月的薪水啊!可想而知南北觀念上的差距自然很大。

 

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在煇哥的努力下一手拉拔起來,後來有分析師友人阿興(Hung Ngo[下圖一])與其他會員相互調侃地說,為什麼這種聚會竟是由一位外國人把它搞起來的呢?Why is David?(David煇哥的英文名字)」。正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熱情,衝撞制度才能有所突破。就是煇哥對金融證劵市場的這股熱情,打破越南人不敢私自集會結社的心理障礙,將這把火給燃燒起來!煇哥離開越南後,自有後人繼續薪傳火種,希望有一天能將「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轉型成為官方正式認可的「越南證劵分析師協會」,煇哥一定會親自到場參加成立大會。(下回待續)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機器人財管革命 被動式管理為王

2016年02月16日 04:09 工商時報
應德煇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精誠資訊資深顧問
 
 
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s)是2015年美國財富管理市場最夯的話題,更是繼40年前美國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創辦人John Bogle推出指數基金後最震撼的財管革命!美國金融科技公司Wealthfront正是機器人財顧的濫觴,目前由1973年轟動一時「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的作者Dr. Burton Malkiel領軍,他也是被動管理的擁護者。
機器人財顧投資決策程序是運用演算法智能化配置投資組合,徹底執行被動管理的概念。反觀傳統財管,則均由私人財顧直接面談客戶,衡量報酬目標與風險胃納再建構最適投組,主動管理追求超額報酬(alpha)定期再平衡;管理資產有最低門檻,酌收1%以上管理費。
戰後嬰兒潮已屆齡退休,千禧世代又無處不連網,這兩大世代加速催生機器人財顧,尤其是後者。上述兩客群即覆蓋了高達10兆美元的潛在財管市場。美國金融研究機構AT Kearney稱機器人財顧是將理財顧問Uber化(Uberization),並預測到2020年管理資產有望突破2兆美元。花旗集團更樂觀地認為未來10年管理資產將會呈指數成長金額可達5兆美元。縱然目前仍有許多財管專家對機械人理財提出多方質疑,但傳統巨擘如Vanguard、Charles Schwab、Fidelity、BlackRock已相繼投入機器人財顧,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營運模式採被動管理、高透明度、低管理費,提供中長期投資者線上數位理財。投資標的以全球ETF、指數基金為主。服務項目:客製化投組、自動再平衡與套損抵稅(tax loss harvesting)、自動轉存與設定投資目標等。以Wealthfront為例,管理資產超過1萬美元僅年收0.25%管理費,管理10萬美元資產,每月僅酌收20美金管理費。機器人財顧不但提供線上智能理財,同時管理費又超便宜,這不正是手滑小資族與樂活退休族的福音嗎?
理財平台運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融入投資人自訴投資行為問卷,智能優化投資組合或資產配置,自動再平衡。雖然每家機器人財顧所採取的優化模型都是最高機密,但總也不離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與Efficient Frontier、Black Litterman、Arbitrage Pricing及Fama-French 3 Factors等經典模型。至於線上自填問卷,以Wealthfront為例,大致涵蓋以下提問:投資目的、年齡、稅前年收入(可支配資金)、家庭收支狀況、個人總資產、投資行為傾向、風險認知偏誤(質)、風險忍受度(量)等。問卷填完後會立即呈現個人風險等級(1~9—愈大風險忍受度愈高),且立馬推薦一組投資組合(不同占比之美股、外國股票、新興市場、高股利股、能源市場、抗脹國債、市政債券等)以供參考。
目前機器人財顧以美、中著墨最深。中國大咖如京東和阿里巴巴已先後推出一站式理財服務:「京東智投」、「螞蟻聚寶」。機器人財顧結合大數據和量化金融模型,小資族與退休族均可透過手機、網絡,每天只花一份報錢就能享受私人銀行、私人財顧服務!機器人財顧絕不會違背良心建議退休族去買結構債或推薦TRF這款高風險高佣金的衍生品,自動再平衡的設計不會追高殺低,小資族也不至變成套牢族。機器人財顧無人性貪婪弱點,不睬市場雜音且毫無情緒地嚴守投資紀律。面向隱形殺手的全球金融市場,革alpha的命已然是財管顯學,至於機器人財顧能否落地開花,除了法規須鬆綁外,被動管理的投資績效也是關鍵!
(工商時報)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六) 作者:應德煇CFA

引蛇出洞 

股市作手各國都有,越南也不例外,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而已。煇哥還記得前台灣股市主力,翁大銘曾說過「如果投資人都是抱著長期投資的心態,那麼證劵市場就如一灘死水了如此資本市場也失去它集資的意義。」主力、作手只不過幫忙攪一下春水,讓死水變活水罷了。不可諱言的是,邊境市場投機性就更大,其實投資或投機本來就是一線()之隔,端視投資人的態度而定。但是利用不實信息企圖影響行情或內線交易等的違法行為,則不在討論之列。為什麼要在這裡談作手呢?因為煇哥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符合分析師的層級大概已經掃過一遍,煇哥也已建立相當的名號(媒體有事沒事就call煇哥解個盤,充個版面),接下來就要努力去尋找主力、大戶與作手,在邊境市場裡這些人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他們的動向也是散戶所追逐的目標!煇哥則利用座談會和研討會的方式,不斷地去發掘與尋找名嘴。自己的知名度高了,又有一群名嘴左呼右應,這些大戶、主力、作手自然就會漸漸的冒出來,黏過來。

20094月到6月,煇哥為深化對越南股市的影響力,乃利用網路現場同步直播來突破地域的隔閡(西貢、河內千里之隔),在西貢與河內,分別舉辦了8場全國性的投資講座(Program Big Bang[投資大爆炸]PBB)。這在越南是破天荒的創舉,舉辦之前,煇哥已在越南全國將近30家劵商的營業大廳與網點,裝設了網路現場直播軟件,每隔周五下午2~4點,選擇一家高度配合的劵商當主轉播站,邀請當地名嘴開講(附註二十六),券商自行邀請散戶投資人在營業大廳聆聽演講,全國同步收視。越南是媒體高度管制的社會主義國家,甚至一般的集會結社,都要到管區公安報備核准,但是劵商自行開辦的投資講座則免報備,而且互聯網也沒管制。因此煇哥乃利用這種擦邊球,於金融海嘯後股市谷底翻身前,舉辦了8場全國性的投資講座;由於時機選的好,而且創意十足,PBB活動不僅造成越南證劵市場的轟動,同時各大媒體也爭相訪問煇哥,將PBB造勢活動high到高潮(附註二十七),每場活動都有很多散戶投資人來旁聽、提問。以一個外國人在越南證劵投資界,能有如此成績,煇哥自己覺得還算滿意!(下回待續)

附註二十六:
PBB邀請的財金專家都是越南金融界一時之選
Dr. Vuong Quan Hoang, Dinh The Hien, Dr. Vu Thanh Tu Anh, Pham Duy Nghia, Ha Nguyen, & Dr. Quach Manh Hao…etc.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五) 作者:應德煇CFA

投石問路—      

If you don’t share how can you gain(不先分享,怎能得呢?)」這一直是我深深體會到的人生經驗,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捨的,捨得,先捨才能得!」煇哥仗著過去在外銀擔當財報分析及EMBA參與個案分析的經驗,免費開班授課,講授財務報表分析。20089月在河內煇哥借著舉辦「精誠資訊越南報價系統發表會」時面對300多位越南金融界菁英以英語發表專題演講「如何解讀上市公司財務資訊(下圖),這也是煇哥在越南的第一場大型處女秀。由於演講精彩普獲好評,媒體爭相報導,自此煇哥展開一系列的演講與講座,自然也成了「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頭號志工。

https://fbcdn-s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xaf1/v/t1.0-9/218115_1048265096707_6860_n.jpg?oh=23fc760bbe91db2f751f40c4dd3eb0bb&oe=550FC63A&__gda__=1423697778_1d0cd1f96b0f3de779f3f7f4b6686598
20089月「精誠資訊越南報價系統發表會」於河内Melia Hotel,專題演講「如何解讀上市公司財務資訊」。300多位越南財金菁英與會,包括當今證管會主席Vu Bang博士(下圖)
http://vccinews.com/upload/news/MrVu-Bang.jpg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35ZVV10ndoQDVVSk_OdoXEqy4DfIG7sRa90eLlobPe8Du4U7n
越南證管會(SSC)主席Vu Bang博士。

煇哥的第一場大型個案研討會則在西貢越龍證劵(Rong Viet Securities www.vdsc.com.vn)舉行(200867),當天討論的個案是分析Sacombank(西貢商信銀行)www.sacombank.com.vn財報。將近100分鐘的研討會中,煇哥一人獨撐大局並與60多位分析人員對話,以台灣國泰世華銀行的財報為例,點評Sacombank的財報揭露不足,發揮授信分析師(Credit Analyst)抓問題、找毛病的功夫,比較兩國會計制度的差異及越南銀行業者未充份揭露的疑點。

若是大型研討會選擇在劵商的營業大廳舉行,如果是小型講座,我們就選擇在證劵公司會議室舉辦。因屬專業研討會性質且有教育訓練之實,劵商都樂意免費提供場地與飲料,因此花費都非常非常的少,但收效卻很大;當時只要有邀請,煇哥必到,完全免費;因此僅僅半年的時間,本地劵商大概都知道有這麼個台灣仔,無私地分享證劵金融知識。當時越南證劵從業人員的水平還不整齊,證劵分析人員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以煇哥的兩把刷子,還可以忽悠一下,反正是免費的嘛,要求就不必這麼高了唄!每次講座,本公司的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她們就儘量收集來賓的基本資料,於是越南證劵分析師名冊這麼就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了。(下回待續)


20081120日煇哥在西貢Saigon Berjaya Securities的營業廳舉辦固定收益證劵講座
https://fbcdn-sphotos-b-a.akamaihd.net/hphotos-ak-xpf1/v/t1.0-9/222495_1048266136733_9280_n.jpg?oh=4a3b7890b2694105d2873ef79513e966&oe=5511F4B6&__gda__=1423720575_a4d0fee8fcce3121dafc2fead84bdfe6
20081120Saigon Berjaya Securities老總Josephine Yei女士([附註二十五])正在介紹煇哥。

附註二十五:
Saigon Berjaya Securities老總Josephine Yei女士(馬來西亞華人)2012年不幸被VietinBank貸款醜聞案殃及,據說該劵商也被融資戶倒帳1,500萬美金,該公司雖蒙受鉅額虧損,但Josephine Yei女士目前仍穩坐越南老總。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四) 作者:應德煇CFA


8章.證劵分析師俱樂部

 
煇哥初到越南人生地不熟,連東南西北都還搞不清楚,但因業務的需要,必須與本地劵商搞好關係,以利日後業務的推動。煇哥本著業務員的成功三厚臉皮厚、鞋底厚、名片厚。於是憑著一股傻勁,挨家挨戶的敲門,地毯式地拜訪越南證劵公司,死纏爛鬥地找到主要決策者。最刻骨銘心的一次,是煇哥希望找一家有外資背景的合資劵商來支持成立「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附註二十三)。經越南業內友人建議選擇了頗負盛名的TVS(Thien Viet Securities www.tvs.vn),一旦鎖定目標就鍥而不捨的打電話給TVS老外總經理白懷碩(他也曾經是台灣天王級的外資分析師)。因為與這老外沒私交,自然被他的秘書擋駕於外,一會兒說人在河內,一會兒說在開會,始終無法說上話,後來煇哥乾脆使出絕招,千方百計誘得私人手機號,跳過秘書直接撥手機,七掰八湊總算約成了。會面的當下,白懷碩一口回絕說NO,還說,「絕對不會與你(煇哥)合作,也沒興趣搞什麼投資俱樂部!」老外就是這麼直來直往,不浪費時間。可想而知這場會談,是多麼尷尬與慘烈;但煇哥仍不死心地撂下一句話If I have one percent chance to win back your confidenceI will do the best I can」。

 

煇哥憑著不斷與大家分享知識的勁頭,這個所謂「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下圖右)」,後來也被愈來愈多的分析師所認同,因此知名度也就愈來愈高,影響力出來了;煇哥也藉由不斷的辦講座(若找不到講師,就自己跳下來講)凝聚人氣與專業知識,所辦的講座或參訪活動,也逐漸被越南專業人士所稱道。爾後的活動,TVS同仁們參與的最為踴躍,這也算是間接對煇哥的肯定唄;同時該公司的越籍分析師阿成博士(Dr. Truong Tan Thanh[下圖左])後來也成為煇哥的好友,並曾邀請煇哥到北部北江省一遊,這是後話。話說阿成博士,當時年約32歲,留學澳洲10年,取得財金博士,並短期留日,返回國後,曾在胡志明市投資計畫部服務(MPI—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www.mpi.gov.vn),後跳巢亞洲商銀證劵公司(Asia Commercial Bank Securities)投行部任副總裁。據聞阿成博士今已返回澳洲任教於RMIT University財金系。

 

Thanh Tan Truong

阿成博士()       煇哥演講完畢後與「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學員們合影於河內Royal Int’l Securities www.irs.com.vn()

CFA Offline 8

200975日煇哥在河內與「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學員們分享經驗。

 

 

 

煇哥再次深刻體會到,只要有行動,一定會有收穫,得失放兩旁,不必太計較,只是多少而已,成就自然來有志者事竟成嘛!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從河內到西貢,陸陸續續凝聚了將近四百位證劵分析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 charterholder[附註二十四])、投行經理、證劵營業員等加入煇哥一手創立的「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煇哥幾個月內經由定期舉辦研討會及不定期的參訪上市公司等交流活動,蒐集到上述人員的名冊(姓名、任職公司、級別、手機、email)。名冊無價,到底煇哥是如何在半年內達陣的?待我娓娓道來… (下回待續)

 

附註二十三:

越南屬社會主義國家,任何名間團體如公、協會等,必須獲得國家的特准成立。由於當時越南並無正式的「證劵分析師協會」,因此成立軟性組織的「越南證劵分析師俱樂部」是一個聰明的選項。

附註二十四: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 charterholder)是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所頒發全球頂級的金融證照,分三級考試(Level I, Level II & Level III)https://www.cfainstitute.org/pages/index.aspx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十三) 作者:應德煇哥CFA


越南10大證劵商的排名如下(附註二十一),僅供各位看倌參考。2009上半年有5家證劵公司的排名,飛躍成長,煇哥僅就所知與各位分享(海嘯後10大排名有大幅更動,附上2014年第一季的最新排名)

 

·        西貢商信銀行證劵(SBS)由第三晉升到第一,主要原因是大量運用母公司(西貢商信銀行)的資金活水,積極衝刺融資業務,因此業績成長飛快,一躍成為證劵一哥。證劵融資是運用槓桿的風險行業,多頭時衝衝衝,投資人以小搏大,蝦咪都不怕;一旦空頭壓境時,投資人忙著補破網(追繳保證金margin calls),斷手斷腳慘不忍睹!海嘯後又歷經20112013年的空頭襲擊,西貢商信銀行證劵的市占就一蹶不振,退出十名以外囉。

 

·        升龍證劵(TSC)由第六跳到第三,原因大致與西貢商信銀行證劵雷同,母公司軍隊銀行(Military Bank)也扮演金主的角色。當時越南證劵市場與早期台灣類似,融資交易尚未合法,因此銀行扮演丙種融資(金主)的角色。201181日越南證管會開放三項重要政策,其中一項就是融資合法化。

 

·        FPT證劵由第十名三級跳到第五,主因是母公司FPT(越南最大的科技公司與系統整合商),全力支持FPT證劵的電子下單系統,當時它的報價網站與電子下單系統,雖然客戶抱怨系統欠佳,但由於是第一個推出電子下單系統,因此市場知名度頗高。

 

·        胡志明證劵(HSC)由第九晉升到第六,主因是胡志明交易所於2009年初核准了電子交易,而該公司則運用優越的電子下單系統與胡志明市政府的特殊關係,搶進了前六大。後又成功整合電子下單、融資、風險管理、大額下單等系統,根據201411煇哥與胡志明證劵交易所資深副總Nguyen Thi Viet Ha的訪談,Ms. Ha認為該劵商因上述發展的優勢,已成為越南專業劵商的標竿,市佔率與第一名SSI於伯仲之間。正是,能掌握政策方向及早布局,且能專注經營的業者,是贏家必備的DNA

https://scontent-b-hkg.xx.fbcdn.net/hphotos-xpf1/v/t1.0-9/10360892_10205382011499586_44571531165379572_n.jpg?oh=f89571617219562fbea658dbc2ccadae&oe=551BD05B

20141127日與胡志明證劵交易所資深副總Nguyen Thi Viet Ha()合影於交易所。

 

 

·        金英證劵(20111月馬來亞銀行買下原股東與台資元大證劵的股權,已更名為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劵[附註二十二])當時開業不到兩年即擠進八強,業界都認為是隻黑馬,但是對它的評語則正反都有,負面是該公司大砍交易手續費,搶食客戶,造成業內殺價競爭,自相殘殺。但是,它的成長曲線,是否能持續,仍有待觀察。五年後證明其表現平平,2014年市占率仍維持在十名內。

 

綜合上述,股票融資、電子看盤即時交易系統、降低交易手續費,是這些黑馬們的威而鋼!但是這些競爭的戲法,也沒什麼特殊的,就是組織成分(策略夥伴董事會的成員)、領導者(CEO能耐與董事會默契)、經營策略與決心罷了!說來說去,成功的企業就是一群有共同目標與理想的投資人,湊在一起,選一個能幹而且與董事們默契很好的執行者(CEO)!一個成功的企業是如此,那麼一個有希望的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煇哥也常勉勵越南友人,「越南若不是在胡志明先生卓越的領導,很可能如同韓國一樣,分裂成兩個國家。」當下,越南的朋友們均心有戚戚焉。(下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