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中國金融人才乾坤大挪移的啟示 作者: 應德煇CFA

六月中旬筆者率團參加北京金融人才峰會,取得中國金融人才就業市場第一手的信息。總的來說,中國金融業已由粗放高增長轉向穩健發展的軌道,人才缺口主要體現在高端複合型和創新專業化兩塊。十三五期間,中國金融業將深化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建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金融人才也須緊跟產業變化做出適度的調整。隨著金融各細分行業迅速增長,機構類型不斷衍生,企業也愈加重視人才的綜合能力。同時為滿足金融業發展新趨勢的要求,在引進人才時,特別重視特殊業務所需的「專業技能」以及面對新興業務的「創新能力」。與會菁英們也不時地點名焦點人才:名校畢業生(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國際專業資格認證(CFA, FRM, CPA)以及跨界、複合型知識人才(尤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具備海外經驗人才等。

 
筆者與國信證劵投行部魏其芳總經理交流(擁有CFACPAMBA、律師證照的學霸型人物),由於證劵投行是當紅炸子雞,各路英雄好漢都來應徵,他私下透露只面試一流大學且同時擁有兩張以上專業證照學霸型的畢業生,同時戲稱該公司為「國信大學」,優秀員工常被同業高薪挖角,流動率超高!啟明創投合夥人于佳更直白地說,該公司只考慮聘用四種人才,哈佛、史丹福MBA、四大會計師事務所CPA、有經驗的分析師(如:CFA)、有利人士推薦或特殊背景子弟。可見當今中國大學畢業生人人都得擠破頭,渾身解數方能在一線城市取得金融機構面試的機會。某大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HR總監表示「現在金融業各大公司基本上都在拓展業務、都是混業經營,所以需要複合型人才。人才的專業分析能力、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綜合素質都挺重要。」

 
以上是在傳統金融方面,至於目前站在風口浪尖的互聯網金融又是怎樣的氛圍?六月初前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正式加盟百度,擔任副總裁分管百度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這也是繼2015年底,原美國運通高級副總裁王勁加盟百度金融之後,又一名銀行高管投靠。一葉知秋,銀行高管們紛紛跳巢互聯網金融公司意味著什麼呢正是互聯網金融大掘才的號角已響,傳統金融高管開始乾坤大挪移囉!近年互聯網金融概念在中國風生水起後已形成爆炸式的發展,根據LinkedIn的調查,中國互聯網金融同行業的流入率僅15%,這正意味互聯網金融並沒有足夠 本行業的人才家底,造成業內人才供需根本性的失衡,導致互聯網金融求才若渴,千金難求。目前互聯網金融人才多是從傳統金融、IT等行業流入,進而被培養成第一代互聯網金融人才。面對人才缺口,互聯網金融機構主要通過改造現有人員的思維,鼓勵金融和互聯網人才間的相互流動與學習,來提升人才的可用性。勿庸置疑,互聯網金融機構更需要的是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反觀當前台灣互聯網金融受到法規的層層制約,目前還看不到猛爆性的拐點,相關人才大都是銀行自行培訓的中低階員工,高管跳巢大浪尚未啟動,但是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是嗎?

 

應德煇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精誠資訊資深顧問

https://scontent-tpe1-1.xx.fbcdn.net/v/t1.0-9/13466338_10209875768200695_1238888724636562590_n.jpg?oh=97ebff87ae55151a6932b8844d7ba377&oe=57EFD475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機器人理財進化論 作者: 應德煇CFA

機器人理財已是大勢所趨,根據資誠事務所2016年的調研,近半數的45歲以下高淨值資產人士,未來有意願使用機器人為財富管理工具。由於服務覆蓋的差異,專業服務內容及法規的限制,因此配合機器人進化的過程,還是要釐清這些名稱概念。何謂機器人理專、機器人財顧、機器人投顧? 煇哥認為機器人進化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機器人理專提供線上銷售商品,包括利用大數據分析替投資人篩選基金管理資產;
中期--機器人財顧已升級到智能化投顧的範疇,也是機器人理專的進化版,提供客戶全方位的資產配置,定期再平衡,但不替客戶代管資金;
長期--機器人投顧則是智能投顧的完整版,這階段已可以幫客戶代管資金,提供全權委託代客操作服務,此時智能投顧已不僅能幫高資產客戶理財,更重要的是,達到替全民理財的偉大使命!
機器人將成為金融顯學,隨著科技進步,金融業的科技與數位化也不斷進化,機器人理專將愈來愈普遍,且根據統計,有近半數的高淨值資產人士,未來有意願使用機器人來作為財富管理工具。根據《2016資誠全球財富管理調查報告》顯示,高達69%的高淨值資產人士已使用線上或行動銀行,逾40%的高淨值資產人士透過線上工具來檢視其資產及投資配置,有趣的是,近半數(47%)的45歲以下高淨值資產人士,未來有意願使用機器人來作為財富管理工具。機器人理專可快速處理大量數據,最主要的優勢在於「速度」與「效率」,民眾有意投資理財商品時,機器人理專短時間內即可透過大數據分析,給予消費者精準的分析建議,亦或購買保單時,輸入自身條件與需求後,機器人也可快速推薦適合的保單組合。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新南向政策 風管跟著跑

專家傳真-新南向政策 風管跟著跑

總的來講,金融業面對三大主要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作業風險,而這三大風險屬作業風險最難衡量(機率分布呈現厚尾與偏態)。也就是說在計算作業風險應計提資本時對損失發生率(loss frequency)與損失嚴重性(loss severity)的評估確有其難度。
2001年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曾對銀行作業風險作了以下的詮釋:「因外部事件或內部程序、人員、系統的不當或失誤造成直接、間接損失的風險」。日盛銀行盜領案應歸類為內部舞弊,而內部舞弊則以1995年惡棍交易員(rogue trader)尼克李森(Nick Leeson)搞垮百年老店—霸菱銀行最為經典,也是所有風管人員必讀的個案。

相較信用與市場風險的損失,作業風險損失其實銀行並不常發生,內部數據庫不足以適當反應損失發生率與嚴重性,因此制約了模擬作業風險期望損失的精準度。但銀行仍可以運用內部數據來推估損失頻率,同時援用內、外部(與其他銀行共享或市場公開)的數據來估算損失嚴重性。當採用外部數據量化損失嚴重性時不但須依據通膨調整,同時應以銀行營運規模對所引用外部數據做一適當的規模校準(scale adjustment),再配合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獲取額外數據,這也是因應主管機關的要求;循此高管們可藉由質化的情境分析和壓力測試(stress test),來體現未曾過發生的情景,與處於極端狀況下的風險承擔能力。
當然銀行也可以藉由買保險的方式將作業風險移轉,但這又涉及保那些作業風險?買多少保額?高管們也都需仔細評估,以免發生超買保額增加營運成本或當損失發生時卻發現買錯保險的窘境。簡言之,風險管理是一持續管控的過程,包括曝險確認(清楚地認知目標與限制的前提下),建立適當曝險範圍,並借助風險計量(VaR、beta、duration、delta等)不斷地量測,當曝險超出目標區時立即做出適當的調整或移轉,周而復始。風險管理也屬公司治理的範疇,涉及董事會、風管委員會、執行長、風控長與各單位主管的職責。

目前配合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國銀多數都傾向在越南、柬埔寨、緬甸等邊境市場設立分行,除了考慮政治風險外,作業風險、信用風險的管控與衡量至為重要,更不用說應該全面落實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機制,期許在最適風險水準下獲利極大化。
(工商時報)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六) 作者:應德煇CFA

這裡也稍微提一下那動盪的鄰邦柬埔寨;柬埔寨王國從第9世紀到第13世紀整整四百年間,柬埔寨王國控制整個東南亞,然後接二連三的遭到越南和泰國的夾擊入侵;1863年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與越南、寮國同屬於法屬印度支那(French Indochina),百年後於1953年獨立;但是爾後遭到越戰的波及,於是內部發生矛盾,70年代,親西方的軍事政府推翻施亞努親王(Prince Norodom Sihanouk)1975年,中國扶持的波布(Pol Pot)率領赤棉(Khmer Rouge)打退郎諾(Lon Nol)將軍的政權,攻佔了金邊。他的反蘇聯政策,雖其曾受到中國美國泰國和一些西方家的支持,但在統治期間估計有二百萬柬埔寨人遭屠殺,普遍受到國際譴責1978年蘇聯撐腰的越南軍隊,入侵柬埔寨,成立傀儡政府,中共支持的赤棉退到泰國邊界。1989年,越南撤軍後,三支軍隊及赤棉於199110月簽下巴黎和平協定,結束多年的內戰。施亞努親王也於1993年自中國返回柬埔寨,成為君主立憲後的元首。但是赤棉仍挑戰政府的權威,直到1998年底,才正式全部投誠。
上世紀下半葉以來,中越之間的過結,有前面提到1979年的中越諒山戰役(雙方死傷慘重)以及1975~1979年間赤棉的動亂,中越雙方支持不同陣營,矛盾持續擴大。近年來又有南沙、西沙群島主權與油源之爭,2014年越南終於爆發了全國性的「五一三排華事件」!中越矛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近年來越南的背後有不少國際勢力在為其撐腰,包括美、日等國,表面上看似中越之間的矛盾,其實質是中、美等大國之間的博弈,越南只是一顆棋子而已。

下回待續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新南向政策風管跟著跑       作者:  應德煇CFA

日盛銀行理專盜用客戶存款與年初兆豐銀行的假美鈔事件,都是作業風險(operational risk)的典型案例。金融業者礙於數字壓力,往往便宜行事發生上述作業風險損失也時有所聞在所難免,重要的是如何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輒才是硬道理。總的來講,金融業面對三大主要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作業風險,而這三大風險屬作業風險最難衡量(機率分布呈現厚尾與偏態)。也就是說在計算作業風險應計提資本時對損失發生率(loss frequency)與損失嚴重性(loss severity)的評估確有其難度。2001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曾對銀行作業風險作了以下的詮釋:「因外部事件或內部程序、人員、系統的不當或失誤造成直接、間接損失的風險」。而這次日盛銀行盜領案應歸類為內部舞弊,而內部舞弊則以1995年惡棍交易員(rogue trader)尼克李森(Nick Leeson)搞垮百年老店霸菱銀行最為經典,也是所有風管人員必讀的個案。

相較信用與市場風險的損失,作業風險損失其實銀行並不常發生,內部數據庫不足以適當反應損失發生率與嚴重性,因此制約了模擬作業風險期望損失的精準度。但銀行仍可以運用內部數據來推估損失頻率,同時援用內、外部(與其他銀行共享或市場公開)的數據來估算損失嚴重性。當採用外部數據量化損失嚴重性時不但須依據通膨調整,同時應以銀行營運規模對所引用外部數據做一適當的規模校準(scale adjustment),再配合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獲取額外數據,這也是因應主管機關的要求;循此高管們可藉由質化的情境分析和壓力測試(stress test),來體現未曾過發生的情景與處於極端狀況下的風險承擔能力。當然銀行也可以藉由買保險的方式將作業風險移轉,但這又涉及保那些作業風險?買多少保額?高管們也都需仔細評估,以免發生超買保額增加營運成本或當損失發生時卻發現買錯保險的窘境。簡言之,風險管理是一持續管控的過程包括曝險確認(清楚地認知目標與限制的前提下)建立適當曝險範圍,並借助風險計量(VaRbetadurationdelta)不斷地量測當曝險超出目標區時立即做出適當的調整或移轉,周而復始風險管理也屬公司治理的範疇涉及董事會風管委員會執行長風控長與各單位主管的職責

根據媒體披露某金控曾高價敲進一檔科技股,當該公司營運逆轉時未能及時停損,去年底終於斷尾殺出認列了50餘億的損失;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帳上的巴西ETF及公債部位,不幸去年里耳大貶又爆出50多億的帳面虧損,如此荒腔走板的舉措實不知市場風險的管控機制乃至整體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在哪這款風險治理(risk governance)的玩笑實在開的太大了筆者推論該金控的風管委員會和風管部門應該只是顆橡皮圖章,與日盛銀行的內部舞弊案相比簡直是大巫見小巫!我們不禁懷疑國內某些家族掛帥且標誌著公司治理尤其是風險治理是否都僅聊備一格目前配合小英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國銀多數都傾向在越南柬埔寨緬甸等邊境市場設立分行,除了考慮政治風險外,作業風險、信用風險的管控與衡量至為重要,更不用說應該全面落實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機制,期許在最適風險水準下獲利極大化。

應德煇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精誠資訊資深顧問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英國留歐或脫歐? 作者: 應德煇CFA

本月23日英國將要舉辦公投決定是否留歐或脫歐(Brexit),目前脫歐派暫時領先十個百分點,該文作者做了一問卷調查,在803個回函裡,有64%的人認為脫歐對英國經濟有著重大負面的影響,僅有12%的人認為有重大正面的影響。雖然大部分的人認為脫歐對經濟有著重大負面的影響,為什麼英國人還要支持脫歐呢? 脫歐派的主張基於三個重點:法規、稅負、移民。脫歐派認為歐盟僚氣太重、法規繁瑣、稅負過重,因此脫歐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英國留歐日漸失去的「主權(sovereignty)」。而且由於歐元區目前的經濟困境,希臘債務問題以及大量移民所造成的失業問題,更讓脫歐派造反有理。而留歐派的主張恰恰相反,認為脫歐會對英國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同時失去對歐元區的影響力,也會削弱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與英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減少對歐盟的輸出(由於脫歐而造成關稅的提高),進而降低英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腳色。雙方都在理,但是說明白其實就是區域整合全球化與國家主義、分離主義之爭,說得更那個一點就是資本階級與勞工階級的鬥爭。這不正是在台灣發生中的事兒嗎?

應德煇 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https://blogs.cfainstitute.org/investor/2016/06/09/brexit-should-they-stay-or-should-they-go/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五) 作者:應德煇CFA


還有西貢(第五郡)五星級的貴都大酒店(Hotel Equatorial—242 Tran Binh Trong Street,D5 www.equatorial.com)也屬大馬旅館管理集團。貴都大酒店在馬來西亞經營了五間酒店,同時在上海與西貢各有一間五星級的酒店。其他著名的馬來西亞集團如SP Setia Bhd www.spsetia.com.my,Gamuda Bhd www.gamuda.com.my,WCT www.wct.com.my等等在越南經營土地開發、地產還有馬來西亞寶利集團很流行的波倪雅品牌(Bonia)包包、皮件、鞋子等等不勝枚舉。親愛的台商朋友們,你們還在等什麼?還不趕快來越南拓展市場,來搶錢啊!


第13章.中越心結

前面曾提及中國影響越南有一千多年,但是還抵不上法國佬60年的殖民經略。越南的「去中國化」也不比韓國少,尤其是1979年的這場中越大戰,更加速越南的「棄中」、「恐中」,因此一般來講,越南「恐中情結」是非常嚴重的!而2014年5月13日的排華暴動,達到中越糾結的最高點。
煇哥曾在西貢第五郡黎鴻峰街(Le Hong Phong Street),發現一家不錯吃的「山東大娘餃子館」,掌櫃自稱老劉。老劉是中國東北人,人高馬大,氣宇軒昂,當時約莫五十八、九歲,中共解放軍出身,他人壯氣足,因此桿的水餃皮特Q!煇哥想吃水餃和麵食時,一定光顧老劉的店,解解饞,店裡的小吃,既經濟又實惠。煇哥酷愛打屁,與老劉一回生二回熟,往後就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了。精彩的是老劉有回偷偷地告訴我,他年輕時曾打過中越諒山戰役。根據老劉的口述:「打入北越境內後,進入村莊,已分不出正規軍或老百姓,你不殺他,他就殺你,因此不得不大開殺戒,不分男女老少,見一個殺一個…」。中國軍隊在越南的「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給北越人再一次帶來災難與恐懼。戰爭殘酷是無法抹滅的事實,因此越南的「恐中情結」近代再加一條,也不是沒道理的。50年前的美越戰爭雙方死傷慘重,仇恨頗深,但畢竟美國地理位置遙遠,對越南沒有立即的威脅。但中國不然,既是鄰居,又有歷史的宿怨,中國的一舉一動,對越南都有着鉅大的影響。煇哥曾經對越南朋友分析,歷史上中國數度入侵越南,都鎩羽而歸,雖然我不是戰爭歷史學家,但是以常理判斷中國之所以失敗的三大原因,不外乎補給困難、醫療不足、武器裝備落伍。成敗論英雄沒錯,但是越南也別自鳴得意,遇到煇哥就頻頻自誇曾數度打敗世界強國(法、美、中)。現代中國,上述三點已經不是問題了,因此越南應該與中國保持兄弟友誼才是上策啊!況且中共建政才剛過60個年頭,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今日的中共不過佔百分之一而已,因此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華夏中國!
但是話又說回來,殊不知,現代中國也為越戰出過不少力啊;根據資料顯示,從1977到1978兩年間,中國援助越南的總金額達3億美元,直到1979年因為中越大戰時援助才終止(附註四十七)!老兄拜託喔!那時中國才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唐山大地震…等等,百廢待舉,仍須擠出一些奶水(美金)來支援與老美鏖戰10年的小老弟啊!至於為何發動中越大戰?這是屬於歷史學家的範疇,煇哥不懂就不予置評了(附註四十八)。話說北越的升龍大橋(Thang Long Bridge)吧,在未興建今日的日新大橋(Nhat Tan Bridge)之前,該橋是跨越紅河連結河內與內排國際機場(Noi 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唯一的大橋,搭飛機到河內都必須經過此大橋進入市區。升龍大橋是在美越大戰爭期間,中國援助北越的精典之作,該橋從1972年開始興建,中間斷斷續續,後又因為中越大戰而停止興建;蘇聯老大哥繼續接手(此時中蘇已經交惡),終於在1989完竣,歷時十七年!在1989年以前河內僅有一條龍邊大橋(Long Bien Bridge[下圖])連接海防市,這條大橋還是一百年前法國人建的;越戰期間龍邊大橋背負連接河內及海防的重要交通橋,歷經美軍無數次的轟炸,仍然屹力不搖,不知是天佑越南,還是老法興建的大鐵橋超堅固的就不得而知了!
附註四十七:
人民網 「越南革新開放“斷代史”」胡世龍 2014年6月9日第22版。「…此後(1979年中越大戰後),中國不僅中斷了對越南持續20多年的經濟援助,也停止了對越經濟交流。這對於越南的經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國對越南的援助高達200多億美元,約是同時期蘇聯對越南援助的3倍。」
附註四十八:
鄧小平說:「越南同蘇聯簽定的條約具有軍事同盟的性質,越南對柬埔寨卻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正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越南起的作用會比古巴更壞,我們把越南叫做東方的古巴。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 軍事論壇 「中越大戰前鄧小平告訴日本人:“一定要教訓越南"」 2008年8月11日。http://bbs.tiexue.net/post2_2974388_1.html 下期待續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四) 作者:應德煇CFA

第12章.新馬軍團

不到越南不知道台灣對越南的無知,更不知道新馬(新加坡、馬來西亞)在當地的用力,更遑論日韓對越南的用心了。以煇哥近距離觀察越南的內需市場,日韓品牌在當地消費品的市占率和消費者的心占率(mind share)都屬上乘,是屬前段班的國家,台灣基本是沒搶了。那麼中段班的產品與服務,又非新、馬莫屬;後段班價廉的產品應是中國與泰國。雖然上述的分類未必公允,因為產品的品種太多了,無法一一比較,但是總的來講,與越南消費者心中的大致分級,應該相去不遠。

日本汽車,韓國手機,其品牌領導地位,全球都無法撼動,在越南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這裡就不再討論。讓我們來檢驗一下新、馬這兩個東協國家,在越南的努力與成就。同時分析一下,台灣產品的定位。總的來說,台灣產品在越南消費者心中到底應該屬於哪一段班呢?與哪些國家直接競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啊。

先從地理位置說起,從新加坡飛到西貢約兩個半小時,飛到河內三個小時;台北剛好相反,飛河內兩個半小時,飛西貢三個小時;吉隆坡飛西貢與河內都差不多在兩個小時之內,其實大家的距離差異都不太大。但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經營越南內需市場,台灣絕對是望塵莫及的。新加坡的地產開發商CapitaLand www.capitaland.com 及Keppel Land www.keppelland.com.sg 的大型開發案隨處可見。最令人驚訝的是新加坡醫療服務業在越南的拓展,其總量也僅次於泰國,但醫療品質絕對凌駕泰國。煇哥曾閱讀一篇研報,大致是這樣寫的:「近幾年來,越南的有錢人流行到國外就醫,泰國是首選,其次是新加坡…每年去新加坡就醫的人數,約在6,000到10,000人次,泰國則是新加坡的一倍…」。煇哥周邊的越南朋友,就有兩例是去新加坡就醫,一例是治療癌症,另一例則是膝關節開刀。以治療癌症案例來說,由於幾乎是癌末,所以花費超多,後來家屬還帶病人到北京治療,不過最後還是藥石罔效;至於膝關節的病例,煇哥特地向家屬要了收據,實地了解收費,家屬說一個簡單的手術,患者若沒住院,費用約7,000元新幣(約新台幣160,0000),這還沒包括病患與陪伴家屬的食宿費用。煇哥回台後也打聽了一下台大醫院的醫生好友,他們咸表示「非常羨慕」新加坡的收費。這兩例的家屬都不是越南富商,而僅僅是高薪打工族罷了。為什麼他們要到新加坡看病,願意支付這麼高的醫療費(簡直與越南的人均所得不成比例)?原因是,他們都不相信越南的醫療品質,因為命是自己的,可不能隨便開玩笑。越南同事阿惠曾經告訴煇哥,越南人除非不得已,絕不輕易逛醫院,因為越南的病人通常是走的進醫院,往往是被抬的出來;雖然是半開玩笑有一點誇張,但總的來說,越南醫療品質的確不好。煇哥曾親眼在電視上看到,有兩個病人同睡一張病床吊點滴的場景,有夠誇張吧!一般越南頂級的病人選擇到美國治療;低一檔次,就到新加坡或泰國就醫,最後選擇便宜的,就去中國;因此有能力的越南人,都會想辦法到國外就醫,以求得好的醫療品質與照護。留下來就醫則豈不是別無選擇的病患?台灣醫療品質這麼好,為什麼不能吸引高檔次的越南人來台就醫呢?值得探討。
若以上述新加坡的案例來估算,疾病治療再加上家屬的食宿費,一個案例花上1萬美元,應該是合理的估計;越南每年到國外就醫的病人約20,000人次,每人每年花費約10,000美元,因此估計全年越南人花在海外醫療費用高達2億美金。雖然這僅僅是越南勞工每年僑匯的2%(每年僑匯120~130億美金)(附註四十三),但這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市場!反觀我們台灣醫療品質,素來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而且日薄西山的健保,已逼得各大醫院,不得不尋求其他非健保給付的財源,為什麼不去海外促銷—來台就醫?對此議題不但沒動靜,就是有行動的旅遊醫療,其促銷活動也搞的哩哩啦啦,到海外招商充其量也僅侷限於當地的台商,為什麼?是經費問題?是視野問題?還是語言障礙?試舉一例,話說2009年外貿協會,曾派一健康照護團到西貢來促銷台灣醫療產業,煇哥因家族經營長期照護業,因此興致勃勃來參加活動觀摩觀摩,但發現這個活動僅僅是針對台商或其眷屬們回台做健檢或醫美。放著諾大的越南醫美市場不顧,去促銷僅僅數百人台商家屬的小圈圈,眼界實在太小,小確幸罷了!台灣醫療服務業缺乏有針對性的、有計畫的、有野心的,有執行力的團體或團隊,對海外(越南)廣大消費者推銷台灣優質醫療品質與服務。大家為什麼不換一個思路,譬如上述這個健康照護團下次再來西貢前,將台灣一流的醫療服務,好好研究重新包裝,針對「來台就醫」這個族群再來促銷,搶食這個每年2億美金的大餅呢。例如台灣的強項如「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一周內可以搞定的簡易外科手術等等都是好的旅遊醫療項目。當然政府有關部門也要一齊配合,如:放寬病人及陪伴家屬的簽證等問題,這也正是目前的瓶頸所在。

馬來西亞一向不是台商的對手,但煇哥在越南看到許多馬商,也已非昔日阿蒙。在越南積極活動的馬商試舉一二例,金獅集團(www.lion.com.my)旗下的百貨巨人—百盛公司(Parkson Holdings Bhd www.parkson.com.my)。百盛公司不僅發跡於大馬(截至2013年9月有37間百貨公司),在中國更是了不得,有49間百貨公司,越南與印尼也各有8間大型百貨公司,在中國與越南百盛是屬於高檔的百貨公司。而反觀台灣的百貨一哥—遠東百貨,加上旗下的太平洋Sogo也不過才28家店(台灣11家,大陸17家),但遠東百貨在非華語系的國家全缺席,遠遜百盛數籌。成功集團(Berjaya Group www.berjaya.com)在越南投資許多地產,最經典的應該是,擁有河內五星級洲際飯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的所有權;另外成功集團也投資越南證劵商,與當地的民營一哥西貢銀行(Saigon Bank www.saigonbank.com.vn)合資設立Saigon Bank Berjaya Securities Joint Stock Company。而當地的台資劵商大概也只有元大證劵www.yuanta.com 的孫公司金英證劵(Kim Eng Securities;www.kimeng.com.vn)可以比一比。但是元大證劵已於2011年全數撤資(附註四十四)落袋72億元台幣。新人新政,元大證劵賀鳴珩董事長2014年7月就任後積極佈署海外據點。2014年先後併購韓國東洋證劵(附註四十五)與印尼AMCI證劵(附註四十六),前後海外政策180度大轉彎!至於葫蘆裡賣什麼藥,大概也只有元大高層心裡有數。



附註四十三:
人民報網 「越南僑匯繼續呈現猛增態勢」2014年12月12日。
http://cn.nhandan.org.vn/economic/finalcial/item/2695601
附註四十四:
越南金英證劵是元大轉投資新加坡的金英證劵(Kim Eng Securities www.kimeng.com;元大持有金英28%的股權),據說是與前越南最高領導人中央總書記農德孟(Nong Duc Manh,下圖)的女婿合資成立的。元大持股已於2011年全部轉賣給馬來亞銀行獲利台幣71.87億元。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10107/33093191/
附註四十五:
ETtoday 「元大寶來證打亞洲盃 併韓國東洋證劵」蔡怡杼 2014年2月27日。
附註四十六:
ETtoday 「元大金打亞洲盃 併購印尼劵商」蔡怡杼 2014年9月30日。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三) 作者:應德煇CFA

20143月的太陽花學運與同年1129日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慘敗,馬總統號令已出不了總統府,「服貿協議」朝野協商勢必無共識。台灣政局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也勢必呈拉鋸空轉。別人在狂奔,而我們還在內耗,時不我予也。當2015年東協十國形成一個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附註三十八),也是全球第二大單一市場,僅次於歐盟。形勢比人強,屆時台商大概都搖身一變成為陸商甚至是越商了,再也喚不回這些大鮭魚了,全台失業的人口就不是幾十萬了,有可能是上百萬了!ECFA就好像是流行性感冒,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全癒後身體會更強壯。韓國在1997年亞洲經濟風暴時不是也被打趴在地嗎?當時如果不是韓國金大中政府同意世界銀行來拯救,韓國會有今天嗎?ECFA絕對是一記重拳,但非致命訣拳,台灣產業升級就必須靠這外力強擊,置死地而後生才有明天。缺乏競爭力的產業,本來就該淘汰,政客們求求你們別再鬧了,讓強的,準備好的產業及公司留下來參加世界大戰吧!東陽集團總裁吳永茂說的好:「不簽ECFA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有死路一條。但簽了ECFA之後台灣還是得面臨更大的考驗,唯獨具有競爭力的強者,才會存活下來,弱者還是會淘汰,正所謂強者更強。(附註三十九)。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估計「若兩岸不簽ECFA,在日、韓石化大廠價格壓力下,可能迫使台灣石化產業外移至中國設廠,加上其它產業外移效果,屆時,台灣可能喪失高達11萬個工作機會。」(附註四十)。正是,這莫非定律(太陽花學運)已徹底將此千載難逢的契機擊潰了!台灣又回到原點,難道這是台灣的宿命?還是國民黨的喪鐘?讓歷史來評斷吧!

言歸正傳,在越南處處可以看到韓國營造廠在西貢和河內大興土木,以西貢InterContinental Hotel Asiana Saigon www.ichotelsgroup.com(20099月竣工開幕;乃由韓國Kumho Asiana Group起造[下圖左])2012年完工的河內Keangnam Hanoi Landmark Tower(一棟72層的辦公大樓及兩棟48層的住宅大廈,[下圖右])最具代表性。Keangnam Enterprise Ltd www.kne.co.krKumho Asiana Group都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大型營造公司(近年Keangnam公司的賄賂醜聞已造成經營困境)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58/3878615744_401d6a6553.jpg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EAt_EjSIzIJIBi9PWs921zPLyPzJp-A1DTu5DQTQsHjyDtj52wRG9_0mWYS7KBL_E-snQEfuPg8tV1XxstzAA1pvkgcLLR7HAYwRT2aREjAcGWLacij1D17DiTvwPjBfdf9C0X7g4W_o/s1600/Rascacielos_Hanoi_Vietnam.JPG
InterContinental Hotel Asiana Saigon() Keangnam Hanoi Landmark Tower()。尤其是河內Keangnam Hanoi Landmark Tower更是韓國在越南的代表作。

台灣營造廠只有在越南經營十多年的中鼎工程公司(但大部分是以承包台灣母公司轉包的個案為主)還很積極以及近幾年互助營造在西貢有幾個案子在進行。其餘的台商大型投資計畫案就屬台塑河靜省的大鋼廠,以及鴻海北江省的造鎮計畫最具代表性。這些案子都屬於港口、生產基地和廠房、基建形態,因此一般民間知名度並不高。韓國的大型公司積極在越南投資如:浦項鋼鐵(POSCO www.posco.com)、三星集團(Samsung)、現代汽車等,在金融方面則有未來資產(Mirae Asset www.miraeasset.com)Tong Yang Group(韓國東洋集團東洋證劵公司2014年已被台灣元大寶來證併購)等。2009年韓國證劵交易所(KSE)一舉拿下胡志明交易所的天下第一大案,53,000萬美金交易平台更新計畫(但根據可靠消息該計畫直至2014年底都尚未執行)。韓國人在越南投資的項目包山包海,涵蓋營造、鋼鐵、家電、汽車及金融,小至方便麵、麵包店無所不包。據越南美僑商會統計,截至20148月韓國投資越南累計已達美金328(附註四十一)2008年韓國人到越南觀光旅遊人數達450,000人次,2014年前11個月已達764,8350人次(附註四十二)。韓國企業及韓國人,可真是無所不在啊。其實根據煇哥在越南第一手的觀察,發現許多韓籍少婦帶著五歲不到的小孩,群聚在西貢富美興社區(Phu My Hung)活動。由小孩年齡推算,她們的老公,幾乎在三十至四十歲之間,屬於承先啟後的中間幹部。韓國家庭與日本類似,幾乎是以老公為重心,以公司為先的心態,各年齡層在海外打拼的員工比較平均,上下齊心,力量就大。(下回待續)








附註三十六:
「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2011.6 Vol. 9 No. 6, p.9
附註三十七:
商業週刊 第11382009914日。
附註三十八:
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 www.asean.org),為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協)
附註三十九:
工商時報 A420091130日。 
附註四十:
今周刊 No. 679 20091228~201013日。
附註四十一:
根據越南美僑商會統計截至20148月韓國投資越南累計已達美金328億,為外資直接投資越南(FDI)之冠。http://www.amchamvietnam.com/30445853/s-korea-increases-fdi-with-3-2-billion-in-2014-to-date/
附註四十二:
2014年前11個月已達764,8350人次www.vietnamtourism.gov.vn,韓國人赴越南旅遊人數以倍數增長中!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TRF核爆過後…作者: 應德煇CFA


TRF核爆過後
上週乍聞某歐系私人銀行的高資產客戶,擁抱億萬美金每天十幾支(一支一百萬美金)殺進殺出,一年下來銀行狠撈手續費一千多萬美金!高管承認這是罕見的金雞母,但擔心客戶若賭錯方向可能會輸的傾家蕩產,到時銀行也會很頭疼。該行資產管理規模從三百萬美金起跳,客戶在私人銀行的號召下高頻進出各式金融商品,這類屬性的客戶還真不少。唉這是哪門的投資理財根本就是投機炒短!
國銀財管部則對台商中實戶提供理財服務,他們的際遇又是如何呢?以「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為例,二年前押注人民幣升值,銀行企金業務未詳述合約潛在風險,也沒評估客戶風險忍受度(risk tolerance),在業績壓力與人性貪婪的糾結下將TRF銷售的淋漓盡致。不幸近來人民幣連續重貶,客戶不認輸簽新約補破網曝險加大終至資金斷鍊爆發斷頭慘案,台商、董娘、貴婦無一倖免,媒體刊登了多起客訴案例少則虧損數十萬多則數百萬美金!銀行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暴增鬧得滿城風雨。誠然無論私人銀行企金業務理專的投資建議均沒有考慮客戶的報酬目標(return objective)風險胃納(risk appetite),且佣金來自手續費收入,某些銀行甚至與客戶對賭,利益衝突非常嚴重因此投資建議都不靠譜。
小資族買基金又是什麼狀況呢?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無論是25歲小鮮肉或65歲退休族,常常看到投顧千篇一律的建議:投資組合以股82或股46的比例配置。投顧主要是賣自家代理的基金,以單一套餐來服務所有客戶,完全不考慮投資人的合適性(suitability)也沒衡量風險報酬,這是不負責且落伍的財務規劃。即便另一種推薦方式:「以100減去年齡 = 投資股票比率,年齡 = 投資債劵比率」,也是換湯不換藥的方子。甚至坊間基金公司推出的目標期限基金(target date fund),也都不是針對投資人量身打造的投資組合。
總之國內無論高資產、中實戶的理財方式或小資族的基金投資,都不是委託第三方專業金融顧問針對投資人量身打造的資產配置,因此才會醞出億萬美金大炒家、TRF養套殺慘案!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已成常態,投資人已不能再容忍這種賣身契式銷售或one-size-fits-all的投資建議! 我們到底需要金融顧問
呼籲財管市場應做結構性調整,國人投資心態也該糾正否則類似TRF災難還會持續發生!建議主管機關下放權力方能釜底抽薪,嚴肅思考舉辦金融顧問師(Financial Advisor/FA)國考,如會計師、律師可獨立執業。FA接受客戶(投資人)委任提供專業投資諮商服務。FA盱衡市場變化,評估客戶的期望報酬風險胃納,考慮投資期限流動需求稅務法律特殊要求等的限制,簽署投資政策書(IPS),切實量身打造客戶最適合的資產配置,定期再平衡。客戶與FA協同作戰在可接受風險下完勝報酬目標金融顧問師公會在主管機關適度監督下發揮自律功能,若委任發生爭執則以IPS為依據,監管單位也可針對個案進行調查降低市場衝擊;小資族將來也可挑選合規的機器人顧問(robo-advisor)線上理財。建構投資人、金融顧問師、財管機構堅若磐石的三角關係,啟動風/報酬導向的個人化投資模式,安安心心做個快樂的投資人!

應德煇 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二) 作者:應德煇CFA


11章.阿里郎的佈局 

煇哥在越期間結交數位工程背景的越南朋友,如:南越的阿玉(Nguyen Chi Ngoc[下圖一]—IT Manager of VinaGlobal Securities),北越的阿南(Nguyen Ha Nam[下圖二]—IT Vice Director of Wall Street Securities) 他們都曾負笈韓國,研習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阿玉留學南韓三年後拿到碩士學位(回越南工作三年後,現在又繼續攻讀韓國科技博士);而阿南則取得韓國電腦軟件(computer software)博士學位。他們兩位只是許許多多越南工程師負笈韓國,取得高等學位的個案。南韓不只是政府部門,企業界甚至教育界對越南的用心,越南一般老百姓看得到,政府官員心理也都有譜。這對韓國企業到越南打市場,有相對的加分效果,這也是台商們一直期盼的,更是台灣政府所欠缺也望塵莫及的。尤其是韓國政府帶著企業衝刺,教育界提供良好的環境及全額獎學金,培養越南下一代的傾韓菁英,這肯定是長期投資,應該由政府部門帶頭去作的。記得前台灣駐越梁英斌代表曾對煇哥說,越南留台學生人數約1,000人左右(附註三十六),但是各位看倌知道嗎,同期間越生留學韓國的人數超過台灣十倍以上哩。煇哥曾經問阿玉,為什麼選擇去韓國留學呢?阿玉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韓國提供全額獎學金啊,同時又是以英語教學!」看看韓國,再看看我們,韓國經濟是比台灣強,還是怎樣?韓國能,為什麼台灣總是不能呢?長此以往,台灣與韓國在越南的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大的!

 
話說200910月正值南韓前總統李明博訪問河內,有天煇哥與越南友人正在等紅綠燈過馬路,突然交通管制,十幾輛賓士轎車由河內的大宇酒店(Daewoo Hotelwww.hanoi-daewoohotel.com)奔馳而出,煇哥戲稱第一輛肯定是李明博總統的座車,接下來就是三星大宇浦項等董事長的座車了。雖然只是戲言,但是總統出訪,本來就是幫自己國家的企業打市場,不是嗎? 不錯,台灣是有很多政治上的禁忌與考量,無法明目張膽的幫台商打市場,但是方法總是人想的不是嗎?譬如學韓國給越生全額獎學金來台研修學日本成立ODA造橋鋪路利用慈善捐款人道關懷、提供醫療服務、贊助學術交流等,總應該可以突破中國的圍堵吧!

 
台韓競賽以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最具戲劇性。話說兩岸在2013621日正式簽署ECFA之前已有諸多的正反討論。有的批評ECFA是一個忍辱喪權的條約,與中國簽了之後不但中國得利多於我們,而且會造成台灣大量的失業,短多長空;台灣因ECFA帶來的關廠、失業等衝擊,台灣最後必將得不償失。在簽署ECFA後,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談起ECFA曾得意的說:「日本、韓國現在很急啊,但他們有本事就去跟人家(指中國大陸)簽自由貿易協定啊!」尹啟銘又說,「現在換成是日、韓喊救命了!」(附註三十七)。猶言在耳可惜的是,雙方簽署ECFA後討論第四條「服貿協議」時,馬政府沒能充份與百姓溝通與提出適當的配套措施,譬如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的80條,台灣對中國大陸開放64條,那些產業因得利,如何回饋?那些因失去競爭力或市場的產業,如何因應?由於沒說清楚也講不明白,造成國內反對「服貿協議」聲浪不斷,馬政府錯估形勢,終於爆發2014318日太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長達23天,導致「服貿協議」胎死腹中。

 
李登輝執政到阿扁的下台,台灣已內耗了二十年,如我們再不把握最後機會,這一代的年輕人大概就真的得淪為台勞,準備到大陸韓國日本等鄰國去打工吧!各位看倌,殊不知如果台灣這個「服貿協議」簽不下去,韓國得利最多。韓國目前已在朴槿惠總統的帶領下,走出封閉市場,積極擁抱世界,期望透過歐美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計畫接軌國際。FTA只是個橋樑,而韓國是以成為全球FTA中心為戰略目標,將一步步的與美國歐盟印度東協諸國中國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國簽暑FTA。正當台灣朝野處於「服貿協議」糾結的當而,中國是不會等我們的,中韓已於201411月北京APEC會期中完成了FTA實質談判的共同聲明了,台灣又輸了!這回輸的徹底了!台灣這會兒真正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已然是個國際貿易孤島(下圖三)
(下回待續)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一) 作者:應德煇CFA


越南和日本同屬中國鄰邦,兩國歷代以來,分別依仗高山和海洋阻擋了中國的侵略,孕育了自己的文化,壯大了自己的民族,也正因如此,他倆民族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形成了不怕中國、打敗中國、超越中國的頑強心理。越南能否在日本的大力援助下迅速的現代化,成為下一個日本與中國持續抗衡呢?

 

煇哥在越南具體地觀察到,日本在越南許多大學內均設有日本文化交流協會之類的語言文化中心,提供學習日語的良好環境,所以目前越南人學習日語的風氣不亞於學中文。就煇哥所知周遭許多越南友人都曾經留學日本,或者正準備去日本深造,當然都是領全額獎學金。雖然鴻海等超級台商,有提供越南優秀工程師或理工系學生到台灣深造,但這還只是個案,多數還是為自己公司在網羅人才,但是像這種吸收越南菁英的工作,不正是台灣政府該做的事嗎?資料顯示,日本政府每年固定邀請東南亞各國的年輕菁英(免費研習)到日本學習,並與日本優秀學子們共聚一堂,類似海上大學方式集體在海上研習,共同生活、周遊列國、登岸參訪。這種長期投資,能讓日本青年與東協各國菁英共同生活與學習,建立革命感情,將來返回社會到各行各業甚至政府單位,對未來的政商合作是多麼有幫助啊!雖然台灣面臨中國處處擠壓的國際現實問題,但這種單方面的贊助,又有助於文化經濟交流,被邀國(越南)會反對嗎?中國又有什麼理由杯葛呢?煇哥真的不知道台灣政府還在猶豫些什麼?如果教育部有這種甄選台灣優秀學子參加這種海外研習交流平台,煇哥一定鼓勵犬子參加甄試,以這種方式吸引優秀學子遠離宅經濟以及拋開畢業後開咖啡館或民宿的念頭,應該有一點幫助吧!(下回待續)

 

 

 

 

 

附註三十一:

日經中文網 「越南高鐵計畫觸礁」 2013319日。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conomic-policy/5086-20130319.html

附註三十二: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ASEAN Dialogues] Twenty Years with Viet Nam, a market Economy Leader in the Mekong Region201417日。

附註三十三: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 of Japan Japan’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White Paper 2013 201452日。

//www.mofa.go.jp/policy/oda/page_000044.html  

附註三十四:

吳佩殊 「日本對東南亞各國ODA實施概況」亞太通訊第四期  20066月。

附註三十五:

「地鐵1號線的建設資金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出資90470美元)和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出資18660萬美元)提供。」維基百科「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八百天的越南緣—一位金融分析師的越南自述(二十) 作者:應德煇CFA


·        越南和日本,在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數千年的影響,如果說越南及日本都沒有接受中華文化的孕育,他們文化的演進,可能要推遲個數百年,也不為過。煇哥曾開玩笑的對越南友人說,中國是蠻大方的民族,我們發明了羅盤造紙中醫文字火藥等等都沒有向大家索取智財權。現在西方發達了,只要涉及專利,就強迫收取專利使用費,而且一拖拉庫,微軟就是最好的範例,有船堅炮利為後盾,這些西方人就躺著收銀子,更深化了他們的優越感。

 

·        越南和日本都有所謂去中國化的動作。雖然越南不似日本,不曾侵略過中國,但是近50年來,它的去中國化,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去的頗徹底,乃至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看不懂漢字,無法了解周遭的漢文古蹟遺物,與第一手的歷史脫節,造成缺乏對越南古典文化的認同感。日本在這方面還是有選擇性的保留一些漢字,以免前後脫節,這是日本細膩之處。

 

·        越戰時北越戰士的英勇善戰,南越越共的視死如歸,這是越南的國魂,直到今天還時常在電視上看到,越戰的紀錄片以及歌頌赴沙場的戰士們;越南京族和大和民族一樣都有着崇高的武士道精神,兩民族對此尚武精神頗為惺惺相惜。

 

·        與美國的關係上越南和日本一樣,既恨又愛,都有扯不清的恩怨;10年的美越大戰,越南死亡超過百萬,美軍超過五萬,同時美軍在南越噴灑多氯聯苯落葉劑(Agent Orange),貽害數代,迄今仍有數十萬人,肢體殘缺,生不如死;但戰爭歸戰爭,政治歸政治,時過境遷,一笑泯恩仇。今天越南也跟日本一樣,緊抱老美大腿,旗幟鮮明地對付那剛崛起的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70多年前日本發動那場,毫無正義的侵華戰爭,中國直接間接死於非命的超過三千萬人,還沒計算那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及日本731部隊的東北活人細菌實驗,幹了數不盡傷天害理的壞事,日本欠中國太多了,日本怕中國報復,且基於國際現實,完全倒向曾經是戰敵的美國,這是可以理解的。越南人雖然跟中國無深仇大恨,但是兩千年來的恩恩怨怨,數也數不完,現在也樂得在美日三大強國間遊走,各取所需。越南宛如十幾年前的中國,吸引外資前仆後繼到越南投資。有學者分析,有鑑於中國的排日情結,日本的投資重心已逐漸從中國移轉至越南,而2012年發生在中國一系列的反日示威活動更加速了此一現象。

 

所以日本和越南這兩個民族幾百年來的興衰,其成也中國,那怕敗也中國!因此過去十幾年來日本就積極地提拔這位越南小兄弟,從經濟援助造橋鋪路文化交流,越南也希望藉日本之力,將南北高速公路及高速鐵路等建好,迅速的完成現代化,希望儘速與日本這位難兄,一南一北互為呼應地牽制中國。據最新資料顯示,越南的南北高鐵雖然政府已決定選擇日本新幹線子彈列車系統,後因國內反對聲浪大,2010年國會卻否決了該提案(附註三十一)。無論如何,根據具體資料,從19922012年的20年期間,日本已經援助越南超過200億美金的政府發展援助金(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 (附註三十二),僅2012年日本提供16億美金的ODA(附註三十三)援助越南。根據官方資料,大部分ODA資金,用於建造公路、水供應與排水系統以及區域發展等越南重要國家計畫。前面提到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日本單方援助估佔越南ODA八成的資金來源,為越南ODA最大的來源組織及國家,而日本則是援助越南最多的單一國家。2008年日本政府提供越南9億美金的援助,主要用於興建河內地鐵系統,河內第二期下水道系統,海防市環保和下水道系統以及鄰近各省的橋梁和道路。吳佩殊「日本對東南亞各國ODA實施概況」一文中也提到「二戰後日本以賠償形式開始對東南亞各國ODA援助日本不僅獲得了東南亞國家的資源及市場也使得受援國更加依賴日本資金及技術(附註三十四)煇哥認為日本在越南藉著行之有年ODA援助活動,美其名為經濟援助,近年來實為助越防共。例如2014年竣工,耗資6,500萬美元,由河內市橫跨紅河到首都機場的日新大橋(下圖一),就是日本與越南政府共同出資建造的。2012年開工,全長19.7公里,耗資11億美元的西貢地鐵1號線也大部分是由日本出資起造的(附註三十五) (下圖二、三)。(下回待續)

 

http://cn.nhandan.org.vn/media/k2/items/cache/189/c23fed8ec3a0abe82dcf5f4b9e2075f6_XL.jpg

()河內橫跨紅河到內排國際機場(Noi Bai Int’l Airport)的日新大橋。

https://fbcdn-sphotos-h-a.akamaihd.net/hphotos-ak-xfp1/v/t1.0-9/10734102_10205382278466260_2028544470408119868_n.jpg?oh=f7d5d6731c6208bf4d428096043bdc36&oe=5515F129&__gda__=1425919052_f2267c382e76b490cbdd5be7d6851eeb

()興建中西貢地鐵一號線的歌劇院車站。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Hcmc-metro-1-horizontal.png/600px-Hcmc-metro-1-horizontal.png

()西貢地鐵一號線及沿線車站(預計2020年通車)